我就是老闆的一條狗
   

免費護眼必備的flux軟體

你有沒有過那種熬夜追劇、加班爆肝、或者打遊戲打到凌晨三點,結果早上眼睛腫得跟熊貓一樣的經驗?我自己以前超常這樣,尤其是那種「再一集就好」、「再處理一下報表就好」、「再打一場就睡」的循環根本停不下來。然後隔天醒來整個眼睛乾澀、發紅、視線模糊,心裡還會默默地對自己吼一句:「你到底在幹嘛啦!」

後來才發現,原來不只是睡太少的問題,螢幕的藍光也是眼睛疲勞的元兇之一。很多人都知道藍光傷眼,但實際上有幾個人真的有好好處理?尤其我們這些天天黏著電腦或手機生活的人,那種長時間盯著螢幕的傷害,不是塗個眼藥水或貼個熱敷眼罩就能補回來的。

我也是後來朋友推薦,才知道有個東西叫做 f.lux,一開始聽到還以為是什麼神秘黑科技,後來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款抗藍光護眼神器,會根據你所在的地點與時間,自動幫你調整螢幕色調,把那個刺眼的藍光壓下來,變得比較柔和、比較溫暖,讓眼睛比較不那麼負擔。

我一開始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裝的,結果用了幾天之後真的明顯感覺不一樣耶!那種眼睛酸澀感減輕很多,晚上用電腦的時候也比較不會有那種整個人亢奮睡不著的狀況,真的會比較放鬆一點。尤其我是一個超容易因為滑手機睡不著的人,自從用了 f.lux 之後,連晚上的入睡速度都變快,覺得整個生活品質提升了一個檔次。

這邊直接附上 f.lux 的官方下載網址:https://justgetflux.com/

它支援 Windows、macOS,甚至還有 Linux 版本,如果你是電腦工作者、學生、長期打電動的遊戲人,或者只是純粹想保護眼睛,不想每天醒來都像被操了一晚的熊貓人,真的非常推薦你可以試試。

使用上也很簡單,下載後它會叫你輸入你的位置(不要緊張,只是城市就好,不是要你輸入什麼身分證字號啦 XD),然後它就會依照當地日落、日出時間,自動調整你螢幕的色溫。例如白天就會偏藍、比較亮;晚上就會變成偏橘偏紅的暖色調,整個畫面看起來會比較像黃昏時的那種溫柔光線。

有些人一開始會不太習慣,覺得畫面怎麼黃黃的,是不是顯示器壞了。但拜託,習慣之後真的會感激自己當初沒有把它刪掉。我自己用了幾個月之後,現在已經離不開它了,甚至連朋友來借我電腦,都會說:「欸你這螢幕怎麼看起來這麼溫柔啊,好像有點舒服耶!」

我有一次加班到凌晨,跟設計師在趕一個很趕的案子,那天我們兩個都掛著厚厚的黑眼圈,然後設計師看著我的螢幕說:「欸?你有裝什麼軟體嗎?你這畫面看起來怎麼不像我的那麼刺眼?」結果我一講 f.lux,他馬上當場下載裝起來,然後隔天他就跟我說:「我昨天眼睛居然沒那麼痛了!你這東西是哪裡偷來的?」我還被誇獎了一下 XD

而且我覺得最厲害的地方,是它不是強迫你什麼時間要用什麼色調,而是可以自己調整你覺得最舒服的亮度跟色溫,有預設幾種模式可以選,比如說適合閱讀、設計、打遊戲,甚至還有「工作燈光」模式,如果你是那種需要對色精準的人,也可以設定它在某些程式開啟時暫時關閉色溫變化,非常貼心。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建議不要一口氣把色溫調太低,會有點嚇到,畫面變得像咖啡色一樣。可以一點一點慢慢適應,身體才不會抗拒啦,就像喝無糖豆漿一樣,一開始會覺得苦,久了就上癮 XD

這款軟體不只是幫你顧眼睛,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幫你建立一種生活節奏。我現在晚上十點左右螢幕就會慢慢變得很暖,我身體也會跟著放鬆,變得比較有「欸好像該休息囉」的感覺。不像以前盯著冷冷藍藍的螢幕,整個人超清醒根本不想睡,還會腦衝開遊戲戰個幾場(結果就是熬夜失眠惡性循環)。

有一次我爸也注意到這件事,他晚上進我房間看我還在用電腦,就說:「欸你怎麼螢幕這麼黃?眼睛不會壞掉嗎?」結果我跟他解釋後,連他都跑去下載來用。你就知道 f.lux 這東西連長輩都可以理解有多重要。

而且更棒的是,這套軟體完全免費,沒有廣告、沒有內購、沒有那種「免費試用七天」的陷阱,它就是那種默默為你好、不會一直跳出通知打擾你的貼心小工具。真的太佛心了,有時候我都懷疑開發這套軟體的人是不是天使轉世。

如果你問我有沒有什麼缺點嘛……老實說,如果你是需要極度真實色彩的攝影師或影像工作者,那用 f.lux 可能就要小心一點,因為它會影響你螢幕顯色。但這種情況下,其實你可以設例外模式或暫時關閉,所以也不至於到不能用。

總之,f.lux 對我來說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跟刷牙洗臉一樣自然。如果哪天它突然不能用了,我可能會崩潰哈哈哈。你不一定要相信我講的,但如果你最近常常覺得眼睛疲勞、晚上睡不好、或是單純想保護一下自己的靈魂之窗,那真的可以去試試。

這是 f.lux 官方網站:https://justgetflux.com/

推薦你晚上下載來用看看,不會痛不會癢,也不會花錢,但可能會讓你隔天早上起來對著鏡子說:「欸?我今天眼睛好像沒那麼糟耶!」如果真的有感覺改善的話,記得回來跟我說一下,我們一起來推坑更多人加入這個護眼大隊好不好 XD


頂級卡不是夢,只是你沒看懂遊戲規則
平常生活中,有些花費看似小小的,其實累積起來真的不少。像是路過便利商店,順手拿瓶飲料、買份便當,或者心情好突然想吃個薯條和冰炫風,這些日常的開銷加總起來,不知不覺也能讓荷包悄悄縮水。不過,發現一個小訣竅之後,這些日常消費反而變成了一種「自動存錢」的快感。方法很簡單,就是——刷對信用卡。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以前總覺得信用卡只是繳大筆金額時才需要的工具,像是買機票、繳保費、訂旅館,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日常小額消費才是真正的積分來源。尤其是超商和速食店這種幾乎每週都會光顧的地方,如果每次結帳都能刷卡回饋,那一年下來省下來的錢其實很有感。
身邊有個朋友很妙,他每次去麥當勞都會特地問店員:「請問刷卡有回饋嗎?」起初大家都覺得他有點誇張,後來他曬出自己的信用卡帳單回饋明細,大家才發現他的冰炫風其實「快變免費的了」。他選的卡有指定速食通路加碼回饋,連早餐的豬肉滿福堡加一杯熱奶茶都能累積現金回饋。有時候看到他一臉開心地說:「我這個月吃了五次麥當勞,回饋快破百!」還真讓人羨慕。 最重要的就是選對卡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涵蓋餐廳、飲料、甜點、連鎖品牌等多項優惠,幫助您在生日當月享受各種優惠。

銀行換匯優惠資訊
銀行的換匯優惠大致可分為幾種:匯率折讓、手續費減免、數位帳戶專屬優惠、特定時段加碼活動、結合外幣帳戶與金融商品的複合式獎勵方案等。每一種優惠形式看似差距不大,但若搭配妥當、掌握時機,實際換匯成本可以差距達到千元甚至上萬元,這並非誇張,而是真實發生在生活中的例子。

信用卡申請技巧
信用卡,作為一種日常金融工具,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網上購物,還是支付日常開支,信用卡提供了便利、快速的支付方式。然而,如何選擇一張適合自己的信用卡,並且順利申請,卻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大困惑。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信用卡申請的技巧,並分享我自己和身邊親朋好友的經歷,幫助大家在申請信用卡時少走彎路。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慢慢變優秀的路上,其實你早就開始了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
從銀行小白到世界卡邀請戶
回想起來,我當初對信用卡的了解幾乎是零,這不禁讓我感慨萬千。每當聽到朋友討論卡片的回饋和優惠時,我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心裡想著自己怎麼會那麼遜。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也能從銀行的拒絕名單,直接躍升為“世界卡”的邀請戶,這一路的轉變真是太讓人驚訝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這段成長的故事,也許能幫助和我當年一樣的“信用卡小白”們,少走一些彎路。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
是不是刷錯卡了?
每次結帳時刷出信用卡那一刻,很多人都會有個小疑問:這張卡真的有回饋嗎?或者更現實一點的疑問:是不是刷錯卡了?

便宜機票總整理
旅行對我來說,不只是單純的離開家去某個地方。它是一種探索,一次內心的冒險,也是一種和朋友、家人共同度過美好時光的機會。然而,每次計畫旅行的時候,我都會碰到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機票!這是很多人旅行預算中最大的一塊開銷。對我而言,找到便宜機票不僅僅是為了省錢,更是一場獵奇之旅,探索那種在繁忙的機票市場中找到隱藏寶石的成就感。

錢都不知道花去哪了
這句話,幾乎在每個月的月底都會從某些人口中蹦出來。買了一杯看似無害的手搖飲、訂了一張臨時起意的機票、跟朋友聚餐沒注意用卡優惠,一整個月就這樣悄悄超支。生活中其實處處是優惠,只是太多人不知道怎麼找,也沒時間一一去查。很多人明明刷的就是那張有高回饋的卡,卻不知道綁定某平台才能解鎖額外折扣。更別提每年生日該拿的免費蛋糕、生日禮卷,有多少默默被錯過。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首年免年費真的值得辦嗎

在信用卡的世界裡,「首年免年費」幾乎已經是每張新卡的標配。只要看到廣告上那幾個字,總讓人心裡多了一份安心,覺得就算不刷、不用、不喜歡也沒差,反正不用錢。但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首年免年費,就等於這張卡沒風險嗎?經歷過太多「一時貪小便宜,日後大後悔」的故事後,這問題就變得耐人尋味。
信用卡廣告總是吸引人,常見的話術像是「限量首刷禮」、「新戶獨享」、「行李箱免費送」,再加上一句「首年免年費」,整個組合下來,誰不心動?但每張卡背後的條件、規則、陷阱,才是藏在冰山下的部分。有時候表面上省了年費,實際上卻花更多時間在處理帳單、記憶優惠、追蹤門檻,甚至還可能被誤收費用。
看整篇文章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7-01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