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那種熬夜追劇、加班爆肝、或者打遊戲打到凌晨三點,結果早上眼睛腫得跟熊貓一樣的經驗?我自己以前超常這樣,尤其是那種「再一集就好」、「再處理一下報表就好」、「再打一場就睡」的循環根本停不下來。然後隔天醒來整個眼睛乾澀、發紅、視線模糊,心裡還會默默地對自己吼一句:「你到底在幹嘛啦!」
後來才發現,原來不只是睡太少的問題,螢幕的藍光也是眼睛疲勞的元兇之一。很多人都知道藍光傷眼,但實際上有幾個人真的有好好處理?尤其我們這些天天黏著電腦或手機生活的人,那種長時間盯著螢幕的傷害,不是塗個眼藥水或貼個熱敷眼罩就能補回來的。
我也是後來朋友推薦,才知道有個東西叫做 f.lux,一開始聽到還以為是什麼神秘黑科技,後來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款抗藍光護眼神器,會根據你所在的地點與時間,自動幫你調整螢幕色調,把那個刺眼的藍光壓下來,變得比較柔和、比較溫暖,讓眼睛比較不那麼負擔。
我一開始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裝的,結果用了幾天之後真的明顯感覺不一樣耶!那種眼睛酸澀感減輕很多,晚上用電腦的時候也比較不會有那種整個人亢奮睡不著的狀況,真的會比較放鬆一點。尤其我是一個超容易因為滑手機睡不著的人,自從用了 f.lux 之後,連晚上的入睡速度都變快,覺得整個生活品質提升了一個檔次。
這邊直接附上 f.lux 的官方下載網址:https://justgetflux.com/
它支援 Windows、macOS,甚至還有 Linux 版本,如果你是電腦工作者、學生、長期打電動的遊戲人,或者只是純粹想保護眼睛,不想每天醒來都像被操了一晚的熊貓人,真的非常推薦你可以試試。
使用上也很簡單,下載後它會叫你輸入你的位置(不要緊張,只是城市就好,不是要你輸入什麼身分證字號啦 XD),然後它就會依照當地日落、日出時間,自動調整你螢幕的色溫。例如白天就會偏藍、比較亮;晚上就會變成偏橘偏紅的暖色調,整個畫面看起來會比較像黃昏時的那種溫柔光線。
有些人一開始會不太習慣,覺得畫面怎麼黃黃的,是不是顯示器壞了。但拜託,習慣之後真的會感激自己當初沒有把它刪掉。我自己用了幾個月之後,現在已經離不開它了,甚至連朋友來借我電腦,都會說:「欸你這螢幕怎麼看起來這麼溫柔啊,好像有點舒服耶!」
我有一次加班到凌晨,跟設計師在趕一個很趕的案子,那天我們兩個都掛著厚厚的黑眼圈,然後設計師看著我的螢幕說:「欸?你有裝什麼軟體嗎?你這畫面看起來怎麼不像我的那麼刺眼?」結果我一講 f.lux,他馬上當場下載裝起來,然後隔天他就跟我說:「我昨天眼睛居然沒那麼痛了!你這東西是哪裡偷來的?」我還被誇獎了一下 XD
而且我覺得最厲害的地方,是它不是強迫你什麼時間要用什麼色調,而是可以自己調整你覺得最舒服的亮度跟色溫,有預設幾種模式可以選,比如說適合閱讀、設計、打遊戲,甚至還有「工作燈光」模式,如果你是那種需要對色精準的人,也可以設定它在某些程式開啟時暫時關閉色溫變化,非常貼心。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建議不要一口氣把色溫調太低,會有點嚇到,畫面變得像咖啡色一樣。可以一點一點慢慢適應,身體才不會抗拒啦,就像喝無糖豆漿一樣,一開始會覺得苦,久了就上癮 XD
這款軟體不只是幫你顧眼睛,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幫你建立一種生活節奏。我現在晚上十點左右螢幕就會慢慢變得很暖,我身體也會跟著放鬆,變得比較有「欸好像該休息囉」的感覺。不像以前盯著冷冷藍藍的螢幕,整個人超清醒根本不想睡,還會腦衝開遊戲戰個幾場(結果就是熬夜失眠惡性循環)。
有一次我爸也注意到這件事,他晚上進我房間看我還在用電腦,就說:「欸你怎麼螢幕這麼黃?眼睛不會壞掉嗎?」結果我跟他解釋後,連他都跑去下載來用。你就知道 f.lux 這東西連長輩都可以理解有多重要。
而且更棒的是,這套軟體完全免費,沒有廣告、沒有內購、沒有那種「免費試用七天」的陷阱,它就是那種默默為你好、不會一直跳出通知打擾你的貼心小工具。真的太佛心了,有時候我都懷疑開發這套軟體的人是不是天使轉世。
如果你問我有沒有什麼缺點嘛……老實說,如果你是需要極度真實色彩的攝影師或影像工作者,那用 f.lux 可能就要小心一點,因為它會影響你螢幕顯色。但這種情況下,其實你可以設例外模式或暫時關閉,所以也不至於到不能用。
總之,f.lux 對我來說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跟刷牙洗臉一樣自然。如果哪天它突然不能用了,我可能會崩潰哈哈哈。你不一定要相信我講的,但如果你最近常常覺得眼睛疲勞、晚上睡不好、或是單純想保護一下自己的靈魂之窗,那真的可以去試試。
這是 f.lux 官方網站:https://justgetflux.com/
推薦你晚上下載來用看看,不會痛不會癢,也不會花錢,但可能會讓你隔天早上起來對著鏡子說:「欸?我今天眼睛好像沒那麼糟耶!」如果真的有感覺改善的話,記得回來跟我說一下,我們一起來推坑更多人加入這個護眼大隊好不好 XD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