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寶了!這些博物館、圖書館、畫廊,居然讓你免費下載高清圖用來印T-shirt、做封面還能商用?
你有沒有曾經為了做簡報、設計封面、剪影片找圖找得頭昏眼花?Google找一輪,不是畫質糊得像雜訊電視,就是一點點設計用途都沒有的免洗照片。然後,好不容易找到一張喜歡的,點進去卻發現:「禁止商用」、「需註明來源」、「非授權下載」之類的悲劇。
我自己做過Podcast封面、幫朋友設計婚禮小物、還剪過幾支紀錄片,深知找圖找素材這件事可以磨光人生80%的耐性。
直到我發現了一個超讚的祕密基地,忍不住要分享出來——Public Domain Image Archive!
這不是什麼神祕暗網,也不是只有學術大拿才能進入的機構。它是一個集結來自全世界超過 200 家機構的數位館藏資源網站,裡面包含了超多你想像不到的歷史圖像、古典畫作、罕見手稿、老照片,甚至是地圖、建築圖、文宣品等等。最重要的是——全部公開授權,免費下載,甚至可以用於商業用途!
網站傳送門給你:https://www.publicdomainarchive.com/
(這不是詐騙連結,你不用擔心下載會中毒,真的只是個佛心網站)
全世界的文化寶藏,現在都在你口袋裡
我第一次進去這個網站,是因為要幫朋友設計婚禮邀請卡。她想要復古、典雅、又有點歐式風格的畫作做背景。我一邊在Canva找素材,一邊嫌棄那些同質性超高的圖庫(你知道的那種:花圈配淡金字體再加兩片橄欖葉),突然靈機一動:「那些美術館的畫不是有些已經沒有版權了嗎?」
結果一查,還真的有專門收集這類開放授權圖像的網站!Public Domain Archive 裡面超級多經典畫作,比如梵谷、莫內、林布蘭、歌川廣重……這些你在美術課本上看過的作品,現在都能高清下載回來做桌布、印包包、做NFT(好啦開玩笑的)!
甚至我有朋友用這網站的圖,做了一款明信片套組在蝦皮上賣,還小賺了一筆。
哪些機構的館藏都有上架?你可能想不到的超大陣容
這網站厲害的點,是它不只收集一兩家機構的東西,而是來自全球超過兩百家博物館、畫廊、圖書館、檔案館,像是:
- 英國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 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 法國國家圖書館(BNF)
- 紐約公共圖書館(NYPL)
- 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 美國史密森尼學會
你可能以為這些機構的館藏離我們很遙遠,但現在他們通通把珍藏的圖像數位化、整理分類,免費讓你使用,真的是有夠佛。
那…這些圖到底能不能「安心」拿來用?
我知道你一定會問這個問題:「真的能商用嗎?會不會哪天收到律師函?」
我一開始也很怕。畢竟我們這種小咖沒錢打官司(連買正版圖庫點數都覺得貴)。但Public Domain Image Archive網站的宗旨就是公開授權,他們選的圖像來源都是進入公共領域的,或是標示明確的開放授權(例如CC0、Public Domain Mark 1.0),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商用、修改、印刷都沒問題!
當然,保險起見,如果你看到某張圖片標有特殊授權條款,就點進去原機構網站確認一下來源、使用規範。但整體來說,大部分都是「用愛發電」型資源,讓你拿去發揮創意。
實用小技巧:怎麼快速找到你想要的圖?
這網站雖然圖很多,但要挖到寶還是得有一點眉角。我自己整理了一些使用的小技巧:
- 善用關鍵字搜尋(英文):比如想找貓咪畫,就打「cat」「kitten」「feline」,越具體越好。
- 用分類瀏覽:它有分「建築」「人物」「自然」「藝術」「歷史文件」等等,可以直接點分類逛。
- 利用主題標籤(Tag):有時你一張圖片打開來,下面就會看到很多標籤,點下去就是通往寶藏的捷徑。
- 下載記得選高畫質版本:有些圖是可以選解析度的,建議挑高清版本下載,印出來比較漂亮。
我的偏心收藏清單(你也可以抄)
我私心最愛的幾個機構館藏頁面,直接列給你:
這些圖能幹嘛?除了當桌布,還可以…
不要以為這些圖只能拿來當電腦桌布或簡報背景。這裡有幾個我實際用過的方式,搞不好你也用得上:
- 幫自己設計一款獨一無二的T-shirt
- 做個文青風的手機殼圖案
- 拿來印海報送給朋友(我朋友超愛一張19世紀法國廣告插畫)
- 當YouTube頻道的影片插圖或片頭素材
- 為自己的網誌設計一組主題圖風格
- 自製一本迷你塗鴉本,送給剛上大學的表妹
老實說,現在設計資源一大堆,但有時越花俏、越現代的素材反而越沒有記憶點。這些來自歷史長河裡的視覺資料,因為時代感太強烈,反而更吸睛。
免費又好用,怎麼能不分享?
我真的不是那種看到寶就自己偷偷收藏的人。這種資源太值得被更多人知道了,尤其是設計師、創作者、老師、剪輯師、內容農場(欸)…總之,你只要跟「圖像」有任何關係,Public Domain Image Archive 這類網站就是你可以大挖特挖的寶庫。
如果你有找到超酷的圖,也歡迎私訊我(或留言),一起交流怎麼用這些圖做出自己的創意作品!
頂級卡不是夢,只是你沒看懂遊戲規則
平常生活中,有些花費看似小小的,其實累積起來真的不少。像是路過便利商店,順手拿瓶飲料、買份便當,或者心情好突然想吃個薯條和冰炫風,這些日常的開銷加總起來,不知不覺也能讓荷包悄悄縮水。不過,發現一個小訣竅之後,這些日常消費反而變成了一種「自動存錢」的快感。方法很簡單,就是——刷對信用卡。→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以前總覺得信用卡只是繳大筆金額時才需要的工具,像是買機票、繳保費、訂旅館,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日常小額消費才是真正的積分來源。尤其是超商和速食店這種幾乎每週都會光顧的地方,如果每次結帳都能刷卡回饋,那一年下來省下來的錢其實很有感。
身邊有個朋友很妙,他每次去麥當勞都會特地問店員:「請問刷卡有回饋嗎?」起初大家都覺得他有點誇張,後來他曬出自己的信用卡帳單回饋明細,大家才發現他的冰炫風其實「快變免費的了」。他選的卡有指定速食通路加碼回饋,連早餐的豬肉滿福堡加一杯熱奶茶都能累積現金回饋。有時候看到他一臉開心地說:「我這個月吃了五次麥當勞,回饋快破百!」還真讓人羨慕。 最重要的就是選對卡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涵蓋餐廳、飲料、甜點、連鎖品牌等多項優惠,幫助您在生日當月享受各種優惠。
銀行換匯優惠資訊
銀行的換匯優惠大致可分為幾種:匯率折讓、手續費減免、數位帳戶專屬優惠、特定時段加碼活動、結合外幣帳戶與金融商品的複合式獎勵方案等。每一種優惠形式看似差距不大,但若搭配妥當、掌握時機,實際換匯成本可以差距達到千元甚至上萬元,這並非誇張,而是真實發生在生活中的例子。
信用卡申請技巧
信用卡,作為一種日常金融工具,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網上購物,還是支付日常開支,信用卡提供了便利、快速的支付方式。然而,如何選擇一張適合自己的信用卡,並且順利申請,卻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大困惑。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信用卡申請的技巧,並分享我自己和身邊親朋好友的經歷,幫助大家在申請信用卡時少走彎路。
→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慢慢變優秀的路上,其實你早就開始了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 從銀行小白到世界卡邀請戶
回想起來,我當初對信用卡的了解幾乎是零,這不禁讓我感慨萬千。每當聽到朋友討論卡片的回饋和優惠時,我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心裡想著自己怎麼會那麼遜。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也能從銀行的拒絕名單,直接躍升為“世界卡”的邀請戶,這一路的轉變真是太讓人驚訝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這段成長的故事,也許能幫助和我當年一樣的“信用卡小白”們,少走一些彎路。→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 是不是刷錯卡了?
每次結帳時刷出信用卡那一刻,很多人都會有個小疑問:這張卡真的有回饋嗎?或者更現實一點的疑問:是不是刷錯卡了?
便宜機票總整理
旅行對我來說,不只是單純的離開家去某個地方。它是一種探索,一次內心的冒險,也是一種和朋友、家人共同度過美好時光的機會。然而,每次計畫旅行的時候,我都會碰到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機票!這是很多人旅行預算中最大的一塊開銷。對我而言,找到便宜機票不僅僅是為了省錢,更是一場獵奇之旅,探索那種在繁忙的機票市場中找到隱藏寶石的成就感。
錢都不知道花去哪了
這句話,幾乎在每個月的月底都會從某些人口中蹦出來。買了一杯看似無害的手搖飲、訂了一張臨時起意的機票、跟朋友聚餐沒注意用卡優惠,一整個月就這樣悄悄超支。生活中其實處處是優惠,只是太多人不知道怎麼找,也沒時間一一去查。很多人明明刷的就是那張有高回饋的卡,卻不知道綁定某平台才能解鎖額外折扣。更別提每年生日該拿的免費蛋糕、生日禮卷,有多少默默被錯過。
→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首年免年費真的值得辦嗎在信用卡的世界裡,「首年免年費」幾乎已經是每張新卡的標配。只要看到廣告上那幾個字,總讓人心裡多了一份安心,覺得就算不刷、不用、不喜歡也沒差,反正不用錢。但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首年免年費,就等於這張卡沒風險嗎?經歷過太多「一時貪小便宜,日後大後悔」的故事後,這問題就變得耐人尋味。
信用卡廣告總是吸引人,常見的話術像是「限量首刷禮」、「新戶獨享」、「行李箱免費送」,再加上一句「首年免年費」,整個組合下來,誰不心動?但每張卡背後的條件、規則、陷阱,才是藏在冰山下的部分。有時候表面上省了年費,實際上卻花更多時間在處理帳單、記憶優惠、追蹤門檻,甚至還可能被誤收費用。
看整篇文章→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7-12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