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就是很懶得註冊帳號,對吧?只是想要上傳個檔案、傳給朋友、傳到另一台電腦,就這麼簡單,偏偏一堆網站硬是要你先來個註冊、驗證、設定密碼、驗信箱,還要想一個沒被用過的ID,整個流程搞下來連上傳初衷都忘了。那天我就剛好遇到這種事,本來只是想把幾個簡報檔給我妹,結果那個平台光是註冊就快把我搞瘋。
然後我就在網路上亂逛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個叫 Bagshare(https://bagshare.io)的網站,真的是一秒愛上。這網站超佛,直接就讓你上傳檔案,連帳號都不用申請,對我這種不想留下網路足跡的懶人來說,根本神救援。而且他不是只能丟一兩個小檔案,支援批次上傳,想丟幾個就幾個,通通一起拖進來就好了。這對我這種常常要幫人整理活動照片、設計稿的設計人來說,超方便的!
有一次我幫朋友辦婚禮,後製了一堆影片和照片,她們要挑照片傳給親戚,我就直接把所有素材丟上 Bagshare,打包起來設定個密碼,然後把連結給她。她還以為我用了什麼神秘高級工具,結果其實我根本沒登入、沒帳號、沒設定期限,還能自訂密碼。說真的,用起來比 Google Drive、Dropbox 還順手,因為就連老一輩的長輩都不用登入什麼,直接點連結就能下載,只要他們記得我設定的密碼(當然我有寫在紙上給他們啦)。
而且我很愛它有「打包成一個檔案」的功能。你知道,有時候傳好幾張圖給別人,對方還要一個個點「另存新檔」,真的會崩潰。如果像我有時候幫客戶拍照,照片幾十張,他們只要一個 zip 檔就好,我就會直接用 Bagshare 打包。它自動幫你合成成一個壓縮包,下載起來超乾脆。
順帶一提,它還有瀏覽模式讓你快速看有哪些檔案上傳過,但又不像雲端硬碟那樣什麼都顯示在那邊等你整理,整個感覺很乾淨。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用完即丟、但又有點保護力的小工具。那種我不想讓這些檔案一直存在某個平台上、但又想短期傳送的情境,它就很完美。
以前我超不喜歡叫朋友安裝某個App或加雲端帳號才能收我檔案,現在直接傳 Bagshare 連結給他們,爽度百分百。他們甚至問我:「這網站怎麼這麼乾脆,不怕用戶亂搞嗎?」我說:「可能他們就走一個佛系路線吧,不怕你來就怕你不來。」
這網站唯一讓我覺得可以再更進化的地方,大概就是 UI 設計還有點極簡到讓人懷疑「咦?這真的能用嗎?」但實際用過之後,你會發現它真的是「靜靜的厲害」那種角色。沒有浮誇的特效,沒有逼你升級的廣告,但該有的功能一個不缺,而且重點是不用綁帳號!對,我就是很在意這點,因為有太多網站都是你用一用,然後就收到一堆信箱廣告,超煩的。
還記得那次我出國,臨時要把護照掃描檔、行程表、保險單這些資料打包給自己存一份,我也懶得上雲端空間,直接用 Bagshare 傳給自己設定密碼,然後用手機收信點開下載,不需要帳號就超安心。而且我還很怕手機被偷、被別人看到資料,設密碼就讓我安心多了,畢竟這些都是超個人的東西。
還有一件事我覺得他們設計得很貼心的,是上傳速度超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界面輕量,還是用了什麼黑科技,總之即便我傳的是超大影片檔,它還是很順。我試過在咖啡廳那種 Wi-Fi 不太穩的地方上傳 300MB 的影片,居然也沒斷線,傳完還自動給我一個下載連結跟 QR code,直接掃碼下載也是讚讚。
你知道,現在有太多平台都在逼我們綁定帳號、輸入手機號碼、提供一堆個資,才肯讓你上傳一個小小的檔案。像這種乾淨、簡單又直覺的設計,真的越來越少見了。我有點懷念早期網路上那些小巧實用的網站,而 Bagshare 就有點那個味道,低調但實用。
總之,如果你也常常要傳檔案給朋友、同事、家人,不管是報告、照片、影片還是簡報檔,又不想搞一堆帳號密碼流程,我大推試試看 Bagshare(https://bagshare.io)。說不定你用了之後,也會像我一樣,直接把它當成日常工具,甚至連雲端硬碟都不太想用了(笑)。
而且重點是,不只是工作上的檔案,就連生活中那種想偷偷傳情書、傳合照、傳手作音檔給喜歡的對象,也都可以用 Bagshare 設個密碼,讓對方有種「這是我專屬的禮物」的感覺。有點儀式感對吧?
所以啦,下次朋友問我:「你都怎麼傳大檔案?」我會毫不猶豫回答:「Bagshare 啊,不用註冊的那個超方便網站!」你也來試試看吧~說不定下次我們的共同回憶也能靠它保存一下呢!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