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在設計一個個人小作品網站,想要在頁腳加上一排社群連結的 logo,比如 GitHub、YouTube、LinkedIn 那種小小的圖示,乾乾淨淨地排在一起,點下去就能跳轉。我一開始天真地想說:「這些大品牌應該有提供官網下載吧?」結果你也知道,去找那種官方資源就跟進迷宮一樣,有些要註冊,有些根本只提供 .png,還有些乾脆叫你自己截圖(?)。直到我朋友傳了一個網站連結給我,我才發現這個超讚的工具——Simple Icons。
你知道我當下的反應嗎?根本像在沙漠裡喝到冰可樂一樣感動。
Simple Icons 就像一個專門為設計人、前端工程師、或是任何想加個小 logo 的人準備的寶藏庫,裡面收錄了超級多知名品牌的圖示,全部都是 .svg
格式,而且重點是——完全免費!不用註冊、不用付費、不用點十個按鈕才能下載,只要搜尋品牌名稱,點一下就能直接拿到乾乾淨淨的向量檔。對,我就是這麼愛它。
我第一次用是在一個作品集中,想要快速補上 Instagram 和 Medium 的圖示。我原本在 Google 上找「Instagram logo svg」,點進去的都是一堆雜七雜八的素材網站,有些還把圖示放在白底方框裡,完全不適合我原本的深色背景設計,還得自己去除背景。那時候我真的快要翻白眼,想說一個這麼基本的需求怎麼那麼難滿足?
直到我進了 Simple Icons,輸入 Instagram,那個熟悉的 icon 馬上就跳出來了。背景透明、格式乾淨、命名也超清楚,直接下載丟進 Figma,完美貼合我的設計版面。我還一口氣把常用的都抓下來備用,像是 Notion、Slack、Spotify、Discord……全部只花了幾分鐘。
它的介面也很直覺,一進網站就是一個簡單的搜尋列,上面還貼心列出熱門品牌,點進去每一個圖示頁面會顯示品牌的 HEX 色碼、簡單的介紹,甚至還會附上原始碼連結和可用的 NPM 套件名稱(如果你有在寫前端會更愛這點)。不只下載來用簡單,如果你想直接嵌在專案裡,也能透過 CDN 或用 npm 套件 simple-icons
安裝,再用程式調用,超級彈性。
有一次我幫朋友做一個粉專的形象頁,她問我能不能放她所有的社群平台在上面,我就用 Simple Icons 把她的 TikTok、Instagram、YouTube 和 Telegram 都抓下來,統一改成她指定的主色調,一整排擺在一起又整齊又專業。她還問我是不是有去訂什麼高級素材站,還誇我美感變好了(其實是我抱著 Simple Icons 大腿啦)。
說到這裡,如果你有做個人網頁、作品集、部落格、品牌頁、簡報甚至是 LINE Bot,只要需要品牌圖示,你都會愛上 Simple Icons。它的更新也很即時,只要某個品牌有換 logo,他們更新超快。你可以直接在 simpleicons.org 搜尋看看有沒有你要的,我試過找很冷門的圖示像 CodePen、Xing、甚至是阿里巴巴國際站,它通通都有!
有趣的是,這個網站是由社群維護的,GitHub 上有一整個 repository,任何人都可以幫忙補圖示或更新資料,我覺得這種開源精神超棒。更棒的是,它不是只收大家耳熟能詳的大牌,連區域型品牌、小眾工具、開發社群的 logo 也很多。例如 Replit、Gitee、Dev.to、Bandcamp、Behance……就連我曾經用過一次的 Google Keep 它也有!是不是很扯?
我後來乾脆直接 clone 他們的 GitHub 倉庫,把整包 SVG 存在本地,還寫了一個小工具讓我可以離線查詢。有時候做設計做到一半靈感來了,我就打開資料夾快速滑一遍,看有沒有可以配上去的圖示,有時還會莫名其妙發現一些我根本不知道存在的品牌,比如我上次看到一個叫「Qwiklabs」的,查了一下發現是 Google 的一個訓練平台,就順便學了一個新東西。
說真的,Simple Icons 對我來說已經是設計工具包裡不可或缺的一員。就像你不會忘記用 Unsplash 找高品質圖片、不會忘記用 Google Font 找字體一樣,只要一想到要加 logo,我第一個打開的就是它。而且 .svg
的好處太多了,不論放在網頁、App、簡報、報告,它都能隨尺寸縮放,畫質永遠銳利,不會出現糊掉或像素感。
如果你是設計師、工程師、行銷人、學生,或只是想做一個漂亮的連結區塊給自己的網站,我真心建議你打開 Simple Icons 玩看看:https://simpleicons.org/
你可能會像我一樣,一開始只是想找個 logo,結果不小心玩到晚上十點還在那邊比對每個品牌的主色,還開始思考「為什麼某些品牌選這種藍?」然後進入一個視覺設計哲學的大坑(好啦,可能只有我這麼瘋)。
總之,如果你也有用過這個網站,或是剛好今天才認識它,來跟我分享一下你最常用的是哪幾個圖示?還有你最希望他們哪天能補上哪個品牌?我自己是還滿想看到台灣本土品牌像 PChome、蝦皮、MoMo 這種的 logo 也出現在裡面啦~等哪天他們開放貢獻台灣品牌,我一定手刀去畫!
別說我沒分享好物。快去看看 Simple Icons,然後收藏它,保證你未來做圖、寫網頁都會省下很多時間,也會愛上那種簡潔又整齊的視覺感~有需要的時候只要一點,就能拿到最適合的 logo,小而美、效率高,這種設計小確幸,怎麼能不收藏起來呢?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