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後你已經忘了自己到底有沒有在 Threads 發?這件事光想就很累,我自己以前也超常這樣「一人社群團隊」忙到爆炸。有一次我凌晨一點還在重新調時差排文,才驚覺:「不行,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靠工具來救我!」
然後我就遇見了 Social Champ,一個幫我省下無數工時,還讓我假日能好好睡覺的社群管理神器。
🔗 官方網站:https://www.socialchamp.io/
我先說,我一開始也不是那種會主動去找什麼自動化工具的人,總覺得:有那麼厲害?會不會反而花更多時間設定?但當我真的開始用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動同步貼文」這件事,是可以這麼爽!
舉個例子,我之前經營一個和語言學習有關的 IG 帳號,也同步發一些內容到 Facebook 和 Twitter(現在叫 X),原本每次排文我都得手動去三個地方貼一樣的文、有時還得重新排格式,因為有些平台限制不一樣。那時候我朋友跟我說:「你幹嘛不試試看 Social Champ?我都直接一鍵同步。」
我聽了以後就去研究,發現這個平台根本是為我們這種創作者/部落客/自媒體人量身打造的,除了可以同時管理多個平台,它還可以幫你「排程」、「自動重複發文」、「設定貼文類型」,甚至「分析觸及跟互動數據」,你知道這對一個內容創作者來說有多爽嗎?
我超愛它的介面設計,一打開就是一個超清楚的 Dashboard,你可以連接你想要的帳號(像是 Facebook 粉專、IG 商業帳號、X、LinkedIn、Pinterest、Google Business Profile,甚至是 Mastodon!),然後一次看清楚哪天哪個時段要發什麼文。
有一次我準備出國十天,想說:「不行,不能讓我的頁面斷更。」我就花了一個下午把十天的文通通排好,每篇設定好時間、圖片、連結、Hashtag,然後……我就放心去旅行了!每天早上起床看到手機跳出粉絲留言、私訊,我都超感動,根本像有一個我分身幫我在努力工作。
Social Champ 最讓我讚賞的一點是,它不只「能排文」,它還讓你「重複使用舊文」!很多時候我們寫一篇超棒的內容,只發一次真的太可惜。Social Champ 有個「Recycle Post」功能,可以讓你把過去的優質貼文變成輪播的固定素材,自動幫你隔幾週就重發,根本幫我把舊文價值最大化。
還有「自動 RSS 發佈」的功能也是我愛用的之一。我有一個朋友是經營部落格的,只要他一發新文,Social Champ 就會自動抓到他的 RSS Feed,幫他同步分享到他所有的社群平台。完全是「寫一次,多平台曝光」的真諦。
有時候我們做內容,除了發出去,也很想知道「到底大家有沒有看?」這時候它的分析報告就超好用。觸及、按讚、留言、點擊連結……每一項數據都幫你整理得清清楚楚,還能讓你比較「哪一篇表現最好」、「什麼時間發文最有效」。有時候我就靠這些資料微調貼文內容,結果觸及提升超有感!
當然我也不是說它百分百完美,有些功能要付費版本才開放,像是更進階的團隊管理或是比較細緻的數據分析。不過它的免費版本其實就已經夠用啦,對一般自媒體人來說很夠力。
我自己後來是有升級成付費方案,因為我經營的帳號變多,加上我有合作品牌需求,有更多數據會比較安心。不過如果你只是剛起步、想找個省時間的工具,我真的覺得可以先從免費版玩玩看,搞不好你會像我一樣,用了就回不去了哈哈哈!
對了,它還有 Chrome 擴充功能!你在逛網站的時候看到什麼靈感、文章想分享,點一下 Social Champ 的小圖示,立刻就能轉貼到你所有的社群平台。對我這種「靈感很怕忘記」的人來說,根本是救命恩人。
總之,經營社群平台真的沒想像中那麼難,只要你選對工具。Social Champ 對我來說,不只是「省時間」,更讓我有餘裕去思考內容品質、規劃長遠策略,甚至有時間好好休息,不再每天像打仗一樣發文。現在回頭看,我真的很慶幸自己當初有跨出那一步去試用,才找到這麼一個幫手。
如果你現在也正煩惱社群內容同步、發文排程、觸及成效……那我真的很真心推薦你也去試試看,搞不好這個工具,會成為你每天最想打開的一個頁面!
就分享到這邊啦,希望有幫到一樣在自媒體路上努力的你~如果你有用其他好用工具,也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喔!我們一起在這條路上邊走邊玩,邊做邊學 💪📱💡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