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一種網站,進去以後,肚子會立刻咕嚕叫,還會不小心在鍵盤上留下口水的嗎?今天要來偷偷分享一個我私藏很久的免費美食攝影寶庫網站──**TastyShot(https://www.tastyshot.com/)**。這名字聽起來是不是就很像一張剛出爐的草莓蛋糕?實際上,它是一個專門收集美食照片的免費圖庫,裡面滿滿的照片,不誇張,每一張都超有溫度、超有食慾!
當初會發現這個網站,其實是因為我自己很愛寫吃的,偶爾也會做做菜記錄,然後某一天就想說來找點漂亮的圖片裝飾一下文章,結果意外挖到這個寶藏網站。這個網站的照片不是那種一看就知道是制式素材的那種,而是會讓你以為那張照片就是你朋友剛剛在 IG 限動分享的晚餐。畫面構圖自然、燈光剛好,連桌上的小碎屑都覺得有生活感,完全打中我這種喜歡「像真的一樣」風格的人。
後來我去研究了一下,發現 TastyShot 的照片很多都是網站的站長自己拍的,而且他女友也有一起幫忙。就覺得這網站的 vibe 很暖,很像是兩個熱愛吃東西、又喜歡記錄生活的人一起完成的作品。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商業素材庫,而是一對情侶一起用心紀錄生活裡最美味的那一刻。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這網站上面的圖都是免費下載、商用也 OK,連註明出處都不是強制的(但如果你願意支持他們當然更好)。老實說這真的太佛心啦!而且有些圖片還提供不同解析度可以選,有時候我只是要做 IG 限動的背景圖,用小一點的尺寸就很夠用,不會浪費下載時間。每次滑這個網站都會有種「這根本是我夢想中的生活啊!」的錯覺──陽光灑在早餐盤上、牛角麵包剛出爐、咖啡拉花完美到想框起來掛牆上,完全不輸那些高級雜誌拍攝。
有次我在朋友的生日卡片上加了一張從 TastyShot 找來的馬卡龍照片,結果朋友還以為是我自己做的馬卡龍,問我「你什麼時候這麼會烘焙?」我還很得意地說「沒啦只是剛好拍得好看」結果還是沒說實話(現在在這邊懺悔一下🤣)。
而且它不只是咖啡甜點這種網美感喔,像什麼燒烤、火鍋、義大利麵、泰式炒河粉,甚至炸雞、拉麵這種療癒系宵夜食物都有收錄,每張看起來都讓人想立刻衝去夜市。還有一次我在準備部落格封面圖時,想找那種「早午餐配陽光」的感覺,結果在 TastyShot 上輸入 brunch,立刻跳出一堆我超愛的畫面——什麼酪梨吐司、班尼迪克蛋、剛煎好的香腸配紅茶…滑一滑我就放棄選圖了,直接訂了外送(好啦我懶,但真的餓了😅)。
他們網站的操作也很直覺,沒什麼學習成本。進去之後你只要在搜尋欄打關鍵字,就可以看到一整排畫面超美的食物照,從西式到亞洲料理都有,重點是完全不需要註冊登入,也沒有惱人的跳出式廣告干擾你滑圖的好心情。這點真的值得大力鼓掌👏👏👏
我後來還發現他們網站有個很用心的小細節,就是很多照片裡會搭配一些小道具,比方說木質餐具、花布桌巾、果乾、茶杯那些,讓整體畫面更有情境感。有時候我甚至是為了看那些生活小物才一直滑下去,然後順便開始幻想「要是我的早餐桌也長這樣就好了……」(然後回過神來,才發現我桌上只有一包泡麵跟沒泡的咖啡粉😂)
不過我要說的重點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有時候寫部落格、經營 IG、做小編、做簡報、做課程封面、做商品圖文…只要是跟視覺有關的工作,真的可以把 TastyShot 當作你的後宮之一(?)因為它不是走那種「制式商用圖片」的風格,而是「會讓人以為你真的有生活品味」的風格!
也就是說,就算你實際上只是一個每天早上用便利商店咖啡撐過一切的人,只要你在作品上用對圖,就會瞬間有一種「哇~你早晨都在法國的窗邊喝咖啡喔?」的既視感。是的,就是這種魔法。
有時候我也會偷偷去看網站最新上架的圖,當作某種靈感觸發器。有一次看到一張超美的紅酒燉牛肉照片,然後我就開始幻想自己在義大利小鎮寫作邊吃燉牛肉,結果寫完一整篇跟食譜完全無關的文章,純粹只是那張圖讓我覺得人生應該要有那麼一天(笑)
如果你也喜歡這種「照片有靈魂」、「吃飯像過節」、「攝影不是擺拍,而是生活本身」的感覺,那你一定會愛上 **TastyShot(https://www.tastyshot.com/)**。雖然它不是什麼大平台、也沒什麼花俏功能,但就是那種「越用越暖」的網站。
偷偷跟你說,我現在每次做投影片,或是做電子報的美食專欄,都會去它那邊挖圖,有時候會不小心挑圖比寫文還花時間。因為它太多張都太美太真實了,選不出來是日常困擾之一(笑)
總之如果你是美食愛好者、視覺控、生活系創作者,或只是單純想讓畫面好看一點點,那這個網站你一定要收藏起來。它可能不會讓你一夕之間變身米其林主廚,但絕對能讓你的每一篇作品多一點滋味。
你滑滑看,就知道我沒誇張。
https://www.tastyshot.com/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