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點小工具,讓生活順一點 ✨
你有沒有也曾經像我一樣,天天打開某個購物網站,拼命刷新、狂滑滑滑,只因為深怕錯過那個傳說中的限時特價?或者,公司叫你盯某個頁面有沒有改,一整天就卡在那邊對著螢幕出神,生怕少看一眼漏掉什麼重點?又或者,想搶演唱會門票或搶預購商品,每分鐘都在F5刷新…結果還是錯過了 😭
說真的,人生已經夠忙了,還要把時間浪費在這種無止盡的「確認」動作上,真的是很折磨人。那天我滑到一個開源工具,整個眼睛都亮了,立馬裝起來玩爆它,結果!完全改變了我的日常效率人生。我說的就是這個超實用的東西 👉 changedetection.io
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網頁變更自動追蹤」神器。不管你是想追價格、追公告、追什麼神祕內部頁面,它都幫你處理好,變動了再通知你,不變就安靜的躲在一旁。多麼體貼的存在!
我一開始是為了盯一個日劇週邊商品什麼時候補貨,結果發現這東西也太強大,根本就不只是電商頁面,很多你根本想不到的東西,它都能追。
像是這幾個我超愛用的場景👇
—
💸 價格 & 庫存變化追蹤
有一陣子我超想買 Dyson 吹風機,但又不想原價入手,天天在電商網站輪流看哪邊比較便宜。那陣子真的快變成「價格奴隸」了。我直接用 changedetection 設一個頁面監控,價格一掉就用 Email 通知我,真的秒省超多時間。那個補貨通知功能也好用,商品一上架就跳提醒,完全不會錯過。
—
📢 政府或公司公告變更
我們部門有時候要關注某些政府機關的網站公告,但那些頁面通常都沒 RSS,也沒什麼 API,更不用說通知系統了。以前就是人力手動看,我們還要輪流排班去「巡邏」…現在完全不一樣,直接讓 changedetection 幫我們盯著,一改就發訊息進我們 Slack 頻道,全組直接鬆口氣。有人還拿去追學校系所的公告,說實在也超方便。
—
📄 文件監控,連 PDF 都能追!
這個真的是我覺得太狂的地方。你以為它只能看 HTML?錯!連 PDF 都能追耶!我某次在追一份政府的政策白皮書更新,對方每次更新都只改 PDF 的幾行字,不會改檔名也沒版本號,真的是逼死強迫症。changedetection 連這種我都可以設關鍵字變動提示,整個大讚。
—
🔐 登入後頁面也能追
我本來想說那種需要先登入的頁面應該不能追吧,結果它居然支援「模擬登入」跟「表單點擊」,也太狠了吧!我試了一下某個會員頁面,填完帳密之後,changedetection 竟然可以幫我進去抓裡面內容,真的會感動到流淚。那種後台公告或內部訊息也可以輕鬆追蹤,根本就像幫你請了一個不抱怨的助理。
—
🔔 通知方式超彈性
通知部分我也超推,它支援超多種:Email、Slack、Telegram、Discord…你愛怎麼跳通知就怎麼跳,甚至還可以同時發好幾個地方。我自己是 Email 加 Slack 雙保險,某朋友用 Telegram 說他開機就直接看到最新更新訊息,超爽快。
—
這種工具,說穿了就是幫你省時間、救注意力的神器。以前那些反覆檢查的時間,全都省下來,你就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了。不管是專心寫程式、剪片、回訊息、還是偷懶追劇,反正「機器幫你盯」,你只要收到通知就好。
而且它完全開源、免費、可以自己架,也有 Docker 可以跑,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玩起來。我是把它架在家裡 NAS 上,設好之後就放著讓它自動跑,超穩。
我覺得這種工具根本就是軟體工程師、PM、設計師、電商小編…所有每天都要看網站變化的人的福音。有它之後,真的生活輕鬆不少,不會被「更新焦慮」追著跑。更棒的是,它也不是只能給「工程師」用,其實稍微看一下教學、介面點一點,就算你不是寫程式的,也完全能上手。
有時候工具用得好,不只是工作效率提升,更是一種生活的舒適感提升。
我真的很推薦大家有空玩玩這個神器,不用太複雜,先從一個你常刷的網站開始就好,搞不好會像我一樣從此再也回不去每天 F5 的日子😂
有興趣的可以從這邊開始:
👉 https://github.com/dgtlmoon/changedetection.io
每天一點免費軟體知識小補貼,不一定馬上就改變人生,但長期下來真的有差。如果你也覺得這篇有幫助,記得追蹤我,我會持續分享更多自己親測有感的小工具與實戰心得 🙌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