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錄音免費變成影片根本神技!我玩到停不下來的 AI 工具「Pictory」
這免費工具太扯了,講一段話,它幫你配字幕、配畫面,影片直接生出來!
你有沒有也遇過這種狀況?錄了一段 podcast、講座音檔、甚至只是突然靈光乍現想說的幾句話,結果放在資料夾裡長灰塵,永遠沒人聽、沒人看。
我以前就是這樣,腦子裡很多想法,但剪影片超花時間。剪一支兩分鐘的影片,有時比寫一篇文章還累,特別是我這種懶人。
直到我遇到 Pictory(網址在這:https://pictory.ai),人生整個不一樣了!
我是怎麼發現 Pictory 的?
老實說,是因為我在滑 Twitter 看到有人分享:「你只要丟語音進去,它就幫你搞定一支影片。」
我心想:真的假的?
然後我就點進去玩看看,完全沒報期待。
結果我錄了一段亂講的語音,丟上去,不誇張,大概一分鐘後,Pictory 幫我生出一支「有字幕、有配圖、有背景音樂」的影片。
我當下直接傻眼。
它到底怎麼做到的?
簡單講,Pictory 就是:
- 你上傳語音檔(支援 MP3、WAV)
- AI 自動辨識語音內容,生成逐字稿
- 根據內容自動挑畫面、套模板、上字幕
- 點幾下就能輸出影片上傳 YouTube、Instagram、Threads、TikTok…
我自己用最常的情境是——
我講 podcast 或 IG 限動時,錄完一段音檔丟進去,然後我就去喝咖啡。
等我回來,影片就好了。
給我創作慾爆炸的瞬間!
有一陣子我超愛講那種「生活觀察+一點中二金句」的內容。
結果之前都只是放在錄音備忘錄裡自己爽。現在我直接變成一支支影片上傳到 YouTube Shorts。
例如我講:「這年頭,連心碎都要剪成 9:16 才有人想看。」
Pictory 幫我配了城市夜景畫面、淡淡的背景音樂,加上超乾淨的字幕動畫,整個質感直接拉滿。
觀眾回應也很瘋狂,因為影片很短,又很有感。
而且我真的只是「講話」,其他都是 Pictory 幫我搞定的。
比 Canva 還省腦
我本來也有在用 Canva 做影片,老實說它也不錯,但 Pictory 就是懶人救星。
Canva 你還是得自己拉畫面、套字卡、處理轉場。
Pictory 完全不用動腦,它用你講的內容去找最符合的 stock video。
而且字幕會自動幫你對齊,不會亂跳亂閃。
也可以手動調整,如果你是完美主義者也能慢慢雕。
我的使用小技巧
玩了一陣子之後,我發現幾個小撇步可以讓影片更好看:
- 一段語音不要太長:大概 30 秒到 1 分鐘最剛好,Pictory 配畫面的演算法會比較精準
- 講話盡量口語一點:這樣產出的影片比較像「真實聊天」而不是朗讀稿
- 開頭丟一句 punchline:像是「我昨天差點辭職,但被便利商店一杯熱咖啡救回來」——這種句子很容易抓住觀眾眼球
- 配樂記得調整音量:預設的音樂有時候會太大,記得拉低一點
什麼樣的創作者會愛上它?
- 想做 Reels、Shorts、TikTok 但不會剪片的人(我就是)
- 有很多聲音內容(podcast、語音備忘錄)但不會做影片的你
- 寫作人、講師、自媒體、KOL、教練、心理師…
- 那些每次想到要剪片就想放棄的人
說真的,現在創作已經不只是「會寫字」或「會拍片」了,是你怎麼把內容變得有趣、快速、輕鬆地放到對的地方。
Pictory 就是讓我可以「講完話就有內容可以上傳」的超能力工具。
有試用版,先玩看看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那種「不玩玩看不會安心」的人,它有免費試用版(影片長度有限,但該有的功能都能用)。
連結在這:https://pictory.ai
可以試看看,把你平常錄的聲音、開會的紀錄、或是講電話的語音都丟進去,看看它能變出什麼東西來。
我一開始也是抱著玩玩的心情,結果一個下午就做了 5 支影片,還順手上傳到 IG,意外漲粉。
後來我怎麼用了它?
除了原本的 podcast 和社群短片,我還用 Pictory 幫我把演講內容做成影片 highlight、教學影片的摘要剪輯,甚至還幫朋友的語音祝福做成生日影片送人(超感動)。
有一次我朋友錄了一段祝福語,因為太臨時來不及剪片,我直接丟給 Pictory。
結果它配出來的畫面是飛機從雲層穿出來、陽光照下來那種 feel,加上朋友說話的聲音和溫柔配樂,生日那天大家看到都泛淚。
那瞬間我真的覺得:這工具是有情感的!(雖然是 AI,但我感動)
給還在觀望的人一句話
你不是不會做內容,你只是太忙了,沒人幫你把內容轉化而已。
Pictory 幫我省下了剪片、排字幕、找畫面的時間,也讓我可以更快跟世界分享我的想法。如果你也曾經對著麥克風講了一堆話、錄了一堆語音,結果永遠沒上傳,那你真的該試試看它。
去玩玩看,說不定你下一支爆紅的影片,就是從這裡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