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覺得工程師在說外星語?或者看到一堆技術詞就腦袋打結,只想逃避?我懂,真的。身為一個非本科、甚至有點排斥理工腦的人,我以前聽到「演算法」、「資料結構」、「Python」這些字,就覺得:「好啦好啦你厲害,我不行啦。」
結果我有一次看到朋友的 LinkedIn 寫著:
「哈佛 CS50 課程結業證書」
我整個大驚:「等等……哈佛?免費?還可以自學?還能拿證書???」
然後我點進去看,一頭就栽進去了。
先說,這整個系列的 CS50 課程真的是我人生中學過最有誠意、最有成就感的一套線上課程,沒有之一。它不是那種很乾的 PowerPoint 教學,也不是一堆 PDF 丟給你自生自滅。講師 David Malan 是那種會在黑板上寫程式、會用劇場方式教你概念的人,超有感染力。而且有字幕、有社群、有一堆人一起討論,就像一個線上版的哈佛教室。
我那時候原本只是想學一點點「技術」,就先從最經典的入門課程 CS50 開始。結果不小心上到凌晨三點還停不下來。
📌 CS50:計算機科學入門
這堂課我推薦給所有「覺得自己學不會程式」的人。因為我就是那種人。
它從最基礎的邏輯開始講起,連「變數是什麼」都會用生活例子解釋給你聽。你會寫 C 語言、學資料結構、學抽象思維,但方式是那種你會一直「喔~~原來如此」的那種。
我以前只會用 Word 和 Excel,結果現在居然可以 debug 一段程式,還能大概聽懂工程師會議的內容,這對行銷人或專案 PM 來說真的是一大步。
📌 Python 自動化應用(CS50’s Python)
這個真的會改變你上班的效率。我以前每天要用 Google Sheets 算資料、做報表,真的手動到快瘋掉。後來學了這堂 Python 課之後,我寫了人生第一支「自動寄報表」的腳本,點一下就出報告,爽度爆表。
而且你會開始有一種「欸我好像真的有點技術力了耶」的感覺,會上癮。
我朋友是做自媒體的,他學完之後用爬蟲每天自動抓關鍵字排名跟熱門文章,效率整個爆表,還多了超多新內容靈感。完全變成技術型內容人。
📌 AI × 行銷決策(CS50’s AI with Python)
原本我對 AI 是那種「懂一點皮毛,但其實不太知道裡面在幹嘛」的狀態。看新聞都寫得很神,可是我內心只想問一句:「AI 到底在幹嘛啦?」
這堂課會一步一步教你怎麼寫推薦系統、語音辨識、甚至基本的機器學習概念。最讚的是,它不是逼你數學爆炸那種,而是用實作方式,讓你用 Python 寫出 AI 的骨架。
從此以後我在開會講「推薦邏輯」、「模型訓練」的時候都不會心虛,因為我真的懂了!
📌 Web 全端行銷思維(CS50’s Web)
我超常聽到同事說:「這頁面不能改,那是工程師的東西。」
其實不是不能,是不敢碰。
但這堂課會帶你一步一步從 HTML 開始,到 CSS、JavaScript、Python、Django,然後你就突然發現自己可以做出一個真的能動的網站了!
我第一次把自己寫的網頁丟給朋友看,他們還以為我外包了 XD
對做行銷、產品企劃、內容策略的人來說,這堂課會讓你整個升級,從只會講需求,變成能夠設計出流程的夥伴。
📌 資訊安全與品牌信任(CS50’s Cybersecurity)
你是不是也曾經被釣魚信騙過?還點進去輸了資料?
我承認我有……
後來學了這堂課,我才知道原來資安不是只有「不要亂點連結」這麼簡單。這堂課會教你怎麼看安全漏洞、怎麼防駭、怎麼設計比較安全的網站。
重點是,它會讓你對「信任」這件事有全新的理解。你會開始思考,怎麼讓你的品牌網站、會員機制、甚至 email 發信都更安全,讓用戶真的安心。
📌 修課小撇步
說真的,學這些課程不代表你一定要變成工程師,而是讓你「能跟工程師對話」、「能理解技術是怎麼一回事」。在這個所有東西都數位化的年代,你懂一點點技術,就能省下很多時間、做出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也能讓自己變成更有競爭力的夥伴。
我有朋友是設計師,他學完之後變成超強設計 + 前端雙刀流;也有做 podcast 的朋友,現在會自己寫語音轉文字程式,剪輯超快;還有社群小編,學完之後會自動排程、自動抓數據,老闆整個大驚喜。
如果你也想試試看,那就從這裡開始:https://pll.harvard.edu/course/cs50-introduction-computer-science
別再被「程式」、「技術」這些詞嚇跑了。
你不需要天賦,也不需要背景。你只需要一點點好奇心,還有願意坐下來打開第一堂課的勇氣。
哈佛真的不遠。
它就在你眼前,一個「Play」鍵的距離。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