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科技真的讓人又愛又怕,這款 AUTO Sora Extension 就是超級典型的例子。
最近在逛 Chrome 擴充功能時,無意間發現一個超酷聽起來像是神器的外掛,號稱可以把你在瀏覽器裡輸入的 prompt 自動送到 Sora.com,還會自動幫你產生影片、下載結果、甚至可以排隊自動跑一堆 prompt,感覺根本是為我這種懶人設計的夢幻工具啊!但實際試完後,我只能說——不是每個自動化工具都能讓人變得輕鬆,搞不好還更累⋯⋯
先說優點好了,這套件的確有做到幾件「聽起來很爽」的事:
你開著 Chrome,打好 prompt,它會自動幫你傳給 Sora,而且你不用再一直切畫面、點按鍵、複製貼上,甚至還能讓你一次丟一堆 prompt 排隊等生成。不只這樣,影片產出後它還會自動下載存檔,讓你「起床就有一堆影片等著剪輯」,聽起來是不是超香?
我當初看到這介紹眼睛都亮了,立刻裝來玩。然後⋯⋯開始踩雷。
首先,最讓人傻眼的是排隊功能。我原本以為可以一次丟十幾個 prompt,然後就去洗澡、吃飯、看 Netflix,回來一切搞定,結果系統不是完全沒動靜,就是中間失敗個兩三次,有時還直接卡住,不只生成沒成功,連我之前排好的其他項目也跟著全滅。這種感覺就像在夜市排隊買鹹酥雞,前面的人突然插隊,然後老闆忘了你點過什麼一樣,整個大混亂。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有不少人跟我一樣,一直遇到失敗、排隊功能根本沒用,留言區根本就是大型吐槽現場。看了一下它的評分……哇,只有 1.5 顆星,真的不是我太衰。
然後我開始有點害怕:這套件雖然是免費的,但它其實吃了不少高權限,例如可以讀取你下載的檔案、執行腳本等等,雖然我不是資安專家,但光看到這些授權就有點毛毛的。畢竟現在網路上那麼多詭異的外掛,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讓帳號密碼被盜還不自知。我甚至有一瞬間懷疑它是不是在偷看我平常用 ChatGPT 寫稿的習慣,哈哈哈。
不過我也不是要完全否定它啦,搞不好有人用起來超順、超穩,然後真的每天都靠它生成一堆作品當短影音網紅。我是覺得這種工具真的要「看緣分」+「看你的技術背景」+「看你能不能接受那種有點像跟笨機器人互動的感覺」。
如果你是那種會想把 prompt 自動化、想要每天生成百支影片的高手,那這個外掛可能會稍微幫上一點忙,但要心理準備,它不是 plug-and-play 的完美神器,比較像是個會鬧脾氣的實習生,有時候很有效率,有時候卻讓你想一拳揍螢幕。
我後來是直接把它移除,回歸手動派的懷抱。雖然多花一點時間,但至少每個 prompt 都掌控在自己手上,比較安心。而且在自己一個一個輸入的過程中,還會不小心蹦出新的靈感,或是發現哪裡可以再修一下,這個過程其實滿有趣的(尤其是看到影片生成出來的成果意外符合預期的時候,會有一種「我真的是 AI 飼主耶」的成就感)。
這個 AUTO Sora Extension 算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工具,但現在看起來還有滿多地方需要改進。就像有些料理機看起來能做滿漢全席,但你實際打開用才發現它只能煮泡麵——好用與否真的要自己試過才知道。
如果你是那種喜歡折騰工具、享受 debug 過程的人,或許可以玩玩看。但如果你是走穩穩當當派、或是超在意隱私的人,那我勸你先觀望一下,或是直接找其他替代方案。畢竟我們做創作、做影片,不是為了跟外掛搏感情,而是希望它們真的能幫忙省時省力啊!
你也有用過什麼超雷或超猛的 AI 擴充套件嗎?留言跟我分享一下,說不定我會去踩雷(欸不是,是測試)給大家看 😂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