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試過講話講得很起勁,結果對方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然後還要重講三次?或是開會錄音錄了一堆,但事後重聽根本痛苦到懷疑人生?我以前超常遇到這種狀況,但最近我發現一個超神奇的免費AI語音辨識工具,完全就是拯救懶人與忙人的福音,我用到直接變粉絲!
它叫做 Whisper,是 OpenAI 開發的一個開源語音辨識模型,對,就是做出 ChatGPT 的那間公司。他們不只會做聊天機器人,連語音辨識也強到爆炸。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完全免費,開源,還支援多國語言,甚至連台灣人講中文那種「有口音、夾雜英文」的破碎語音都可以聽得懂,我都懷疑它是不是台灣長大的。
我一開始只是隨便找個語音辨識工具來整理會議紀錄,結果這個Whisper一用就回不去了。它有支援CLI工具(稍微懂點命令列就能上手),也有很多好心人開發出GUI介面給不會寫程式的我們用,像是 Whisper.cpp 就是把模型轉成C++版本跑在自己電腦上,根本佛心來的。
用法也很簡單,我平常開完會,直接把錄音檔丟進去,它就會自動轉成文字,甚至還幫你標好時間點,根本不用自己慢慢聽慢慢打。那個效率提升是肉眼可見的那種爽。而且它不只是聽懂「你說什麼」,還會抓出語氣、節奏,有點像是那種「很會聽話」的朋友。
我記得有一次我錄了一段 podcast,內容亂七八糟,中間還有咳嗽、吃東西、手機震動的聲音,我心想這應該沒救了吧?結果Whisper還是硬生生地把整段話準確度超高地轉出來,連我自己聽都覺得:「我那時候有講這麼清楚喔?」
還有一個很神的是,它可以自動翻譯。你如果是用英文講話,它可以直接幫你翻譯成中文。這對我這種常常要整理國外影片內容的人來說根本神功能!之前我為了翻一段技術講座內容,手動翻了快兩小時,現在直接丟給它處理,五分鐘搞定,還比我翻得好。
當然啦,這工具也不是完全零門檻,畢竟你還是得會一點基本操作,但現在有很多人幫忙把它包裝成點一下就能用的版本,像是有網頁版、桌面應用程式,有的甚至支援字幕生成,可以直接拿去剪影片用,對做自媒體的人根本夢幻配備。
如果你是那種常常需要整理會議紀錄、做訪談轉錄、錄 podcast、或是拍影片要加字幕的朋友,拜託一定要試試看這個神器。我自己試過一輪下來,覺得它不但精準,而且還有一種「懂你在講什麼」的貼心感覺,甚至我都開始懷疑它是不是比我朋友還懂我了(笑)
還有一個bonus功能是,它可以處理長音檔,有些工具一到幾分鐘以上就爆炸,但Whisper完全沒這問題。之前我錄了一個快一小時的會議檔案,心想這下完了要處理好久,結果它居然在10分鐘內轉好還幫我標好段落,我直接跪著感謝。
我甚至現在會主動錄音,因為我知道整理這些語音不再是惡夢,而是有個「超神秘書」在我旁邊幫我打字整理。我甚至會在寫筆記的時候用語音講話,因為比打字快,而且講出來的話更有邏輯,有時候還會自己講一講突然靈感大爆發,像在跟自己對話一樣。
說真的,我覺得這種工具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讓我們不再需要「等別人幫你處理」那些繁瑣的工作,而是自己就可以很有效率地完成,而且還不花錢。只要花一點時間學會怎麼用,就能幫你省下無數寶貴的時間跟腦力。
以前我朋友問我:「你到底哪來那麼多時間整理資料?」「為什麼你的筆記那麼完整?」其實真的不是我多厲害,是因為我用了這些聰明的工具,像Whisper這種,真的讓人事半功倍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
如果你也曾經為了整理語音痛苦到懷疑人生,真的可以考慮用一下這款AI語音辨識神器。我不是在業配,我是真的每天都在用,而且越用越上癮。連我爸媽我都想幫他們裝一套,他們錄LINE語音我直接丟進去轉文字,省得我聽一遍又一遍,笑死。
如果你有在做內容創作、常跟人講電話、記錄東西、學語言、練口說,這東西真的太值得用了。你一定要親自體驗一次那種「我講的每一句話都被完美記錄」的爽感,保證你會愛上。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