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犬

第一次踏進無印良品

懂無印良品的人,才知道這些優惠根本沒在開玩笑

無印良品是一個很特別的品牌,說貴,它確實不便宜;說便宜,它在同類型品牌中又沒那麼難入手。很多人以為無印很少打折,其實只是沒留意到他們習慣「安靜優惠」,不像其他品牌那樣大肆宣傳,反而是用一種「你知道就知道」的神秘方式,默默讓人撿便宜。這種默契感,有點像老朋友之間不用多說就能懂的交流。

剛開始接觸無印時,只是覺得它的設計讓人感到安心,不管是文具、收納、食品還是家具,都有種溫柔的力量。後來,才知道這份溫柔背後,其實也藏著一套很完整的消費哲學。這篇文章就是希望把這些年來和朋友、家人一起發現、體驗到的無印優惠經驗完整分享出來,讓更多人可以用最划算的方式享受這份質感生活。

從第一個抽屜盒開始,一腳踏進無印宇宙

第一次踏進無印良品的店,是在下班後偶然路過百貨公司,進去只是為了躲雨。那時也沒特別想買什麼,只是隨意看看,卻被一組透明收納盒吸引,買回家後把原本亂成一團的化妝品整理好,當晚竟然多花了20分鐘照鏡子。那一刻開始,無印給人的感覺從「東西很貴」變成「有一點貴但很值得」。

這也開啟了後來每次搬家、換季、整理房間時的無印採購之旅。尤其是收納用品,根本是居家生活救星。透明設計讓人一眼看清楚放了什麼,加上尺寸標準又好堆疊,連有強迫症的朋友看了都忍不住說:「這真的有療癒效果。」

但如果只是原價買,說實話會痛。幸好後來發現只要掌握好優惠節奏,無印的收納盒、衣架、堆疊櫃幾乎每年都能撿好幾次便宜,買起來毫無罪惡感。

會員制度雖然低調,但真的值得辦

無印的會員制度不像有些品牌那樣天天在耳邊碎唸,但其實只要加入一次,後面就能陸續累積不少好處。像購物金累積、會員限定優惠、生日禮、活動通知等等,都是默默在幫你省錢。

最有感的一次是生日當月,剛好想幫自己換一組新的寢具組,點開APP才發現竟然有會員限定的生日折扣,配上當月活動的滿額贈,直接現折好幾百,還加送了一張小毯子。那次結帳時,連店員都忍不住說:「你真的買得很剛好耶。」其實也不是剛好,是長期觀察後,抓準時機出手。

朋友阿仁則是最早提醒我要開啟APP推播通知的人,因為他曾錯過一波內衣特賣,事後抱怨了好久。自從那次之後,他每次有無印活動都會先提醒我。甚至還會建群組提醒大家:「這次是三天限定,別錯過!」

APP通知有時比海報還重要

無印的推播通知幾乎成了情報中心。很多時候門市沒有海報,也沒放公告,APP卻早早發出訊息:「會員限定兩天特價」、「滿千送100」、「家居服88折」……這些都是撿便宜的大好機會。有一回是朋友傳訊息問:「你今天有打開APP嗎?好像有人在瘋狂掃貨。」點開一看,果然是一波會員限定折扣,雖然只限兩天,但折扣高達85折,那天晚飯都懶得吃,直接殺去門市。

表妹跟我說她就是靠APP搶到一批特價咖哩包,還幫全家準備了三天的快速料理。她說從來沒想過無印食物那麼實用,特價時更像在超市購物。

文具控不能錯過的組合價

無印的文具從學生時代就讓人著迷。筆記本、鋼珠筆、活頁紙、便條紙,每一樣都簡單卻好用。學生時期常常因為預算有限,只敢買一兩樣。出了社會以後,就開始留意有沒有組合價。

後來才知道,無印的文具會不定期有「第二件五折」、「指定品項三件多少錢」、「學生季優惠」這種活動。尤其是開學前後或年末整頓時期,買一整套來備用完全合理。上次和妹妹去補文具,她居然光買筆記本和筆就湊滿送了一個文具盒。我問她怎麼那麼厲害,她說:「我上次沒湊滿,後悔了一整年,這次怎樣都要買到送為止。」

有一次朋友阿惠的公司改裝,她幫整個部門訂了一批無印文具,因為用企業帳號還額外拿到折扣,最後結帳時便宜到主管還以為她報錯價。

家用品活動總是最讓人心動

家用品是無印的主力之一,尤其是收納類和清潔類商品。之前朋友搬家時,我們幾個人陪她一起選家具,她堅持只買無印的收納櫃和分類盒,因為她的邏輯是「省錢就從少買雜物開始」,無印的收納品設計會逼自己變整齊,雜物自然減少。

有次遇上清潔類商品第二件半價,我直接補了兩年的海綿跟刷子。後來每次看到浴室乾乾淨淨,心裡都會默默感謝那次大採購。朋友凱凱則笑說:「你是被優惠逼成清潔魔人喔?」我說:「是優惠讓我學會愛乾淨。」

無印美食超乎預期,還常常在特價

一開始完全不知道無印有賣那麼多食物。某次陪朋友在門市裡閒逛,肚子有點餓,順手買了一包黑糖餅乾和一瓶白桃茶,沒想到好吃到懷疑人生。從那之後才注意到,原來無印的食品區也很精彩。

更誇張的是,很多食品都有輪流折扣。有一陣子咖哩包買二送一,另一陣子是湯品全系列85折。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中午都吃無印的咖哩,還會自己加個水煮蛋假裝是高級便當。

表妹則說她最喜歡的是冷凍麵包系列,遇到特價時買一整排放冷凍庫,早餐直接微波,口感居然不輸外面現烤。這種生活小確幸,說穿了就是會留意優惠的人過得比較快樂。

每年幾波大型活動都不能錯過

百貨周年慶是無印優惠的大本營之一,幾乎每年都會推出滿額贈、分期零利率、品牌加碼等活動。某次陪媽媽去買毛毯時遇上「滿三千送三百」,還能用信用卡再拿回饋,媽媽開心到直接說:「那我多買幾條當禮物好了。」

還有一回是「無印良品日」,全館九折已經讓人感動,但居然還有抽獎活動。朋友阿芳買了五千多的床墊組,不僅打了折,還抽中一張1000元購物券,當場店員都為她鼓掌。

另一個傳說級活動是新年福袋。每年都有人搶得頭破血流,福袋內容物價值遠高於售價,有一年朋友凱西抽到一整套家居服+保暖毛毯+小夜燈+零食包,讓她整個冬天暖呼呼。

官網與門市的價格有時真的不一樣

很多人習慣逛門市,覺得實體可以摸、可以比,但其實官網常常有線上限定優惠,像是「指定品項88折」、「線上專屬免運」、「搭配組合價」等等。尤其是遇到家具這種大件,線上購買反而更方便,還能選擇宅配時間。

記得有一次買電風扇,門市要等調貨,官網當下就有庫存還打九折,立刻下單,兩天後送到家。而且常常會附上小樣或折價券,算起來比門市更實惠。

表弟說他都先在門市試坐、摸材質,然後回家上網找有沒有官網優惠,有時還會搭配LINE購物或ShopBack拿現金回饋,根本把購物變成理財。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信用卡搭配使用才是真正精打細算

懂得搭配信用卡的人,在無印買東西根本像在賺錢。不同銀行常常有不定期加碼活動,像是「單筆滿額送刷卡金」、「指定日再加碼5%」、「行動支付加回饋」等。

某次朋友刷花旗卡,滿額後竟然拿到雙倍點數,後來拿去換了SOGO禮券。他說:「我只是買了一張椅子,結果多了一個小鍋子。」另一位朋友則說他習慣用街口綁定信用卡付款,因為街口有時還能額外送點數,結帳的時候心裡默默在幫自己拍手。

一位親戚甚至還為了無印良品的刷卡優惠,辦了一張專屬信用卡。他說那張卡平常用不多,但每年無印特賣時用它買家具最划算,已經連續三年靠這張卡把全家大小的床組、椅子、桌子買齊了。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購物,也是一種自我整理的過程

無印良品之所以讓人喜歡,不只是因為它的設計好看,更因為每一次整理、每一次選擇、每一次優惠帶來的心情改變,彷彿在生活中替自己找到了秩序。從最初的「只是想買個抽屜盒」到後來每次看到活動都會像破案一樣興奮地下單,這其中不只是消費,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

在一次次挖掘優惠、分享心得、協助朋友挑選商品的過程中,也更理解了「有質感不一定貴,有智慧才真正值得」。無印不是為了追求極簡而存在,而是讓生活多一點輕鬆與美感。而那些懂得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買到適合自己的東西的人,其實也更懂得生活的細膩。

身邊朋友說得好:「無印的東西,是讓你一邊用、一邊成長的。每個優惠的背後,其實都藏著你對生活的選擇。」


頂級卡不是夢,只是你沒看懂遊戲規則
平常生活中,有些花費看似小小的,其實累積起來真的不少。像是路過便利商店,順手拿瓶飲料、買份便當,或者心情好突然想吃個薯條和冰炫風,這些日常的開銷加總起來,不知不覺也能讓荷包悄悄縮水。不過,發現一個小訣竅之後,這些日常消費反而變成了一種「自動存錢」的快感。方法很簡單,就是——刷對信用卡。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以前總覺得信用卡只是繳大筆金額時才需要的工具,像是買機票、繳保費、訂旅館,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日常小額消費才是真正的積分來源。尤其是超商和速食店這種幾乎每週都會光顧的地方,如果每次結帳都能刷卡回饋,那一年下來省下來的錢其實很有感。
身邊有個朋友很妙,他每次去麥當勞都會特地問店員:「請問刷卡有回饋嗎?」起初大家都覺得他有點誇張,後來他曬出自己的信用卡帳單回饋明細,大家才發現他的冰炫風其實「快變免費的了」。他選的卡有指定速食通路加碼回饋,連早餐的豬肉滿福堡加一杯熱奶茶都能累積現金回饋。有時候看到他一臉開心地說:「我這個月吃了五次麥當勞,回饋快破百!」還真讓人羨慕。 最重要的就是選對卡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涵蓋餐廳、飲料、甜點、連鎖品牌等多項優惠,幫助您在生日當月享受各種優惠。

銀行換匯優惠資訊
銀行的換匯優惠大致可分為幾種:匯率折讓、手續費減免、數位帳戶專屬優惠、特定時段加碼活動、結合外幣帳戶與金融商品的複合式獎勵方案等。每一種優惠形式看似差距不大,但若搭配妥當、掌握時機,實際換匯成本可以差距達到千元甚至上萬元,這並非誇張,而是真實發生在生活中的例子。

信用卡申請技巧
信用卡,作為一種日常金融工具,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網上購物,還是支付日常開支,信用卡提供了便利、快速的支付方式。然而,如何選擇一張適合自己的信用卡,並且順利申請,卻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大困惑。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信用卡申請的技巧,並分享我自己和身邊親朋好友的經歷,幫助大家在申請信用卡時少走彎路。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慢慢變優秀的路上,其實你早就開始了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
從銀行小白到世界卡邀請戶
回想起來,我當初對信用卡的了解幾乎是零,這不禁讓我感慨萬千。每當聽到朋友討論卡片的回饋和優惠時,我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心裡想著自己怎麼會那麼遜。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也能從銀行的拒絕名單,直接躍升為“世界卡”的邀請戶,這一路的轉變真是太讓人驚訝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這段成長的故事,也許能幫助和我當年一樣的“信用卡小白”們,少走一些彎路。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
是不是刷錯卡了?
每次結帳時刷出信用卡那一刻,很多人都會有個小疑問:這張卡真的有回饋嗎?或者更現實一點的疑問:是不是刷錯卡了?

便宜機票總整理
旅行對我來說,不只是單純的離開家去某個地方。它是一種探索,一次內心的冒險,也是一種和朋友、家人共同度過美好時光的機會。然而,每次計畫旅行的時候,我都會碰到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機票!這是很多人旅行預算中最大的一塊開銷。對我而言,找到便宜機票不僅僅是為了省錢,更是一場獵奇之旅,探索那種在繁忙的機票市場中找到隱藏寶石的成就感。

錢都不知道花去哪了
這句話,幾乎在每個月的月底都會從某些人口中蹦出來。買了一杯看似無害的手搖飲、訂了一張臨時起意的機票、跟朋友聚餐沒注意用卡優惠,一整個月就這樣悄悄超支。生活中其實處處是優惠,只是太多人不知道怎麼找,也沒時間一一去查。很多人明明刷的就是那張有高回饋的卡,卻不知道綁定某平台才能解鎖額外折扣。更別提每年生日該拿的免費蛋糕、生日禮卷,有多少默默被錯過。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首年免年費真的值得辦嗎

在信用卡的世界裡,「首年免年費」幾乎已經是每張新卡的標配。只要看到廣告上那幾個字,總讓人心裡多了一份安心,覺得就算不刷、不用、不喜歡也沒差,反正不用錢。但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首年免年費,就等於這張卡沒風險嗎?經歷過太多「一時貪小便宜,日後大後悔」的故事後,這問題就變得耐人尋味。
信用卡廣告總是吸引人,常見的話術像是「限量首刷禮」、「新戶獨享」、「行李箱免費送」,再加上一句「首年免年費」,整個組合下來,誰不心動?但每張卡背後的條件、規則、陷阱,才是藏在冰山下的部分。有時候表面上省了年費,實際上卻花更多時間在處理帳單、記憶優惠、追蹤門檻,甚至還可能被誤收費用。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