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家人一起旅行,常常被認為是一件昂貴又麻煩的事,但這次的日本之旅證明,只要好好規劃、聰明累積哩程,也能用最少的錢,換來最多的快樂。這次帶著一家七口出國玩,不但機票全用哩程點數兌換,爸媽甚至還坐上了商務艙,看到他們驚訝又開心的表情,真的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這趟旅行的規劃其實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平常就有在使用幾張哩程累積的信用卡,搭配日常開銷、網購、餐廳消費,加上偶爾的加碼活動,累積點數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困難。尤其是大型開銷的時候,例如保險費、旅遊訂房、家中維修等開支,通通刷對的卡,哩程一下子就長出來。
有些人會說哩程很難用,但其實只是因為不太熟悉規則。在準備這趟日本旅行時,特別花了一些時間研究怎麼把點數換得最划算,尤其是七個人一起出行,數量一大更要精打細算。選擇提早規劃真的有幫助,特別是商務艙的座位,很快就被訂滿了。這次能順利幫爸媽換到商務艙,真的有賺到的感覺。
爸媽一開始還以為只是座位比較寬一點,結果一上飛機,看到能平躺的座椅、選擇多樣的餐點、還有專人服務,簡直像進到另一個世界。原本他們還擔心是不是花了很多錢,後來知道這是用平常刷卡累積的點數換來的,更是驚喜連連。對於平常總是為家庭著想、不捨得花錢的爸媽來說,這樣的體驗讓他們有種終於被好好對待的感覺。
其他家人坐的是經濟艙,雖然不是商務艙那樣的豪華,但整體搭乘體驗也很不錯。重點是省下的現金,可以拿來日本當地好好享受美食與購物。這次去的地點包括東京、箱根和鎌倉,不僅交通便利,每個地方也各有特色。箱根的溫泉旅館讓全家人放鬆身心,東京的美食與購物滿足了年輕人的需求,鎌倉的寺廟與海邊散步路線則讓長輩覺得很舒服。
在行前規劃的時候,為了讓大家旅途更順利,也特地研究了交通方式與住宿安排。七個人不容易找到適合的房型,但透過一些日租平台或是大型訂房網站,還是可以找到合適的家庭房。有一次訂到的房間,還意外地附帶廚房與洗衣機,讓我們像在日本住家一樣自在。每天出門前簡單煮點早餐,晚上回來能洗衣服,對有長輩同行的家庭來說,真的非常加分。
雖然是全家出遊,但因為規劃得當,行程一點也不混亂。出發前還特地做了共享行程表,用App分享給大家,讓每個人都能看到每天的行程安排。當然也保留一些自由時間,讓喜歡購物的可以去逛街,想休息的可以在飯店放鬆。全家人彼此互相體諒,不會強迫每個景點都要一起走,反而讓旅程更輕鬆愉快。
旅行中最讓人感動的,是看到爸媽像孩子一樣開心。尤其是爸媽第一次搭商務艙,整個人閃閃發光的模樣,真的讓人想起小時候他們總是為家庭默默付出,現在終於可以讓他們也享受被照顧的感覺。爸媽說,從沒想過有一天會這樣搭飛機,而且還是孩子安排的,這句話讓人差點眼眶濕潤。
很多人問哩程怎麼這麼好用,其實只要一點點耐心與規劃,每個人都可以辦得到。平常選擇正確的信用卡、注意加碼活動、集中消費、每個月追蹤哩程變化,一年下來其實就能累積不少。有些人會把點數拿去兌換商品,但其實如果用在機票,特別是長途或高價位的航班,價值真的可以放大好幾倍。
也有親友聽了這次的故事後開始對哩程累積產生興趣,甚至來問要怎麼開始。給的建議就是先選擇一張主力哩程卡,針對自己的生活型態來選擇,例如喜歡出國的就挑跟航空公司合作的聯名卡,喜歡外食的就選回饋高的餐飲通路卡。一開始不用一次辦太多張卡,反而容易分散,難以累積出一筆夠用的哩程。
出發前的一個月,還特地幫爸媽練習怎麼使用機場貴賓室。雖然只是短暫停留,但能在舒適的空間內等待登機,對長輩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他們還笑說,這次旅行的第一站就是貴賓室的豐盛早餐,真的是「沒上飛機先飽一頓」。
整趟旅程沒有安排太緊湊的行程,反而讓每個人都有餘裕去感受當地的風景與節奏。散步在東京的街頭、搭乘箱根登山纜車欣賞山景、在鎌倉的海邊追夕陽,這些畫面成了全家人共同的回憶。甚至有幾天只是簡單地在便利商店買宵夜、在飯店裡聊天,都覺得非常幸福。
旅行的意義從來不只在於目的地,而是與誰同行。這次用哩程換來的不只是機票,而是一次讓家人更靠近彼此的機會。看到爸媽開心、兄弟姐妹互相幫忙、彼此照應,在異地也能團結合作,那種感覺真的無可取代。
從回國後到現在,每當看到旅途中的照片,總會再次被那股溫暖包圍。原來最棒的旅程,不一定是住最豪華的飯店或去最熱門的景點,而是那份來自心底的用心與陪伴。未來還想繼續這樣的旅行,把每一次的里程,換成無價的記憶。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