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犬

刷對信用卡

平常生活中,有些花費看似小小的,其實累積起來真的不少。像是路過便利商店,順手拿瓶飲料、買份便當,或者心情好突然想吃個薯條和冰炫風,這些日常的開銷加總起來,不知不覺也能讓荷包悄悄縮水。不過,發現一個小訣竅之後,這些日常消費反而變成了一種「自動存錢」的快感。方法很簡單,就是——刷對信用卡。

以前總覺得信用卡只是繳大筆金額時才需要的工具,像是買機票、繳保費、訂旅館,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日常小額消費才是真正的積分來源。尤其是超商和速食店這種幾乎每週都會光顧的地方,如果每次結帳都能刷卡回饋,那一年下來省下來的錢其實很有感。

身邊有個朋友很妙,他每次去麥當勞都會特地問店員:「請問刷卡有回饋嗎?」起初大家都覺得他有點誇張,後來他曬出自己的信用卡帳單回饋明細,大家才發現他的冰炫風其實「快變免費的了」。他選的卡有指定速食通路加碼回饋,連早餐的豬肉滿福堡加一杯熱奶茶都能累積現金回饋。有時候看到他一臉開心地說:「我這個月吃了五次麥當勞,回饋快破百!」還真讓人羨慕。

而超商的消費就更頻繁了。尤其便利商店出新品的速度簡直讓人無法抵抗,像是某牌子的期間限定草莓甜點,或者冬天推出的熱飲系列,每次都忍不住要買來嘗鮮。以前買完只覺得有點小罪惡,現在則變成:「刷卡有回饋,等於打折,買得更理直氣壯!」而且超商常常金額都不高,不需要簽名,直接感應一下卡就完成付款,不但快速還順便省錢,一舉兩得。

刷卡回饋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選對卡。有些卡專門針對超商、速食、外送做加碼,只要對應通路消費就能拿到額外的現金回饋或者點數。起初也只是隨便刷卡,後來多研究幾張卡後才發現原來差異這麼大。有些卡一般消費只有0.3%,但指定通路卻能高達5%、甚至8%的回饋,算一算真的不刷白不刷。

印象很深的是某次和家人一起去野餐,途中經過便利商店補貨。買了三明治、水、果汁還有一些零食,本來只是想快速解決肚子餓的問題。那次習慣性刷了自己的那張回饋卡,事後一查回饋金額,竟然有將近50元。原本一個毫不起眼的外出小支出,變成像是「花錢又賺錢」的過程,讓人忍不住想繼續研究怎麼讓日常開銷也能變現金流。

身邊還有一個同事很會精打細算。他把各家信用卡的通路回饋整理成一張小表,貼在錢包裡,甚至手機裡設了備忘錄,走到哪裡就看哪張卡最適合當場消費。每次聚餐後大家分帳,他也總是第一個拿出卡來幫忙結帳:「我刷這個,回饋比較高,等等大家轉給我就好。」一開始大家還笑他小氣,後來看到他一年回饋了幾千塊之後,反而變成大家追著問他:「你那張卡是什麼名字?我也要辦!」

當然,也不是所有店家都願意刷卡,尤其是一些小店或者限定只能用現金的攤販。但像連鎖超商、速食店這種本來就設備齊全、支援電子支付的通路,刷卡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如果再搭配行動支付,例如綁定信用卡到Apple Pay、LINE Pay、街口支付等等,有些平台還會疊加回饋,算下來真的划算。

也試過有陣子太懶散,隨手就拿現金付款,結果月底回頭看帳單,發現當月回饋金比上個月少了快一半,頓時有種「白白錯過錢」的懊惱。那之後再也不敢馬虎了。手機裡還設了一個小提醒:「超商?速食?刷卡回饋啊!」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除了現金回饋之外,有些卡是累積點數或航空哩程,如果有旅行計畫或者常搭飛機,那選擇這類型的卡也不錯。不過對於單純日常小消費來說,還是直接拿得到現金回饋最實在。拿回來的錢還能再拿去超商買飲料,形成一種可愛的「閉環」——花了錢又賺到錢再拿去花。

現在朋友們聚會聊天的時候,討論的不再只是哪家新品好吃、哪個漢堡更划算,更多的話題變成了:「你現在刷哪張卡?」、「這個月刷卡回饋多少了?」有時候甚至會變成一種無聲的比賽,看誰能靠著刷卡賺到最多的零用金。

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複雜的技巧,不用研究財經報告或投資報表,只要願意在結帳時多一個小動作,選對卡片,搭配對的通路,回饋就會自動流入帳上。比起辛苦記帳節流,這種「消費順便賺」的方式來得輕鬆多了。

當然也不是說一窩蜂亂辦卡,每個人消費習慣不同,卡片選擇也該根據個人狀況調整。像有些人是超商控,有些人則是速食控,就可以分別選擇有加碼這些通路的卡。有朋友甚至為此特地開一個小帳戶,專門綁定回饋卡,讓回饋金自動滾進去當成額外儲蓄。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說到底,信用卡不只是付款工具,更是讓生活變得更聰明的輔助工具。與其一味抱怨物價上漲,不如善用手上的資源,讓每一筆消費都變得更有價值。下次再走進超商或走進麥當勞,不妨問問自己:「今天這杯咖啡、這份套餐,有沒有刷卡回饋?」答案很可能會讓你笑著說:「有,這杯咖啡其實是打八折的。」

生活不就該這樣,吃得開心、買得自在,同時還能悄悄存下幾筆意外之財?只要選對方式,小小的消費也能變成大大的聰明理財。最日常的花費,也能成為最穩定的回饋來源。


頂級卡不是夢,只是你沒看懂遊戲規則
平常生活中,有些花費看似小小的,其實累積起來真的不少。像是路過便利商店,順手拿瓶飲料、買份便當,或者心情好突然想吃個薯條和冰炫風,這些日常的開銷加總起來,不知不覺也能讓荷包悄悄縮水。不過,發現一個小訣竅之後,這些日常消費反而變成了一種「自動存錢」的快感。方法很簡單,就是——刷對信用卡。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以前總覺得信用卡只是繳大筆金額時才需要的工具,像是買機票、繳保費、訂旅館,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日常小額消費才是真正的積分來源。尤其是超商和速食店這種幾乎每週都會光顧的地方,如果每次結帳都能刷卡回饋,那一年下來省下來的錢其實很有感。
身邊有個朋友很妙,他每次去麥當勞都會特地問店員:「請問刷卡有回饋嗎?」起初大家都覺得他有點誇張,後來他曬出自己的信用卡帳單回饋明細,大家才發現他的冰炫風其實「快變免費的了」。他選的卡有指定速食通路加碼回饋,連早餐的豬肉滿福堡加一杯熱奶茶都能累積現金回饋。有時候看到他一臉開心地說:「我這個月吃了五次麥當勞,回饋快破百!」還真讓人羨慕。 最重要的就是選對卡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涵蓋餐廳、飲料、甜點、連鎖品牌等多項優惠,幫助您在生日當月享受各種優惠。

銀行換匯優惠資訊
銀行的換匯優惠大致可分為幾種:匯率折讓、手續費減免、數位帳戶專屬優惠、特定時段加碼活動、結合外幣帳戶與金融商品的複合式獎勵方案等。每一種優惠形式看似差距不大,但若搭配妥當、掌握時機,實際換匯成本可以差距達到千元甚至上萬元,這並非誇張,而是真實發生在生活中的例子。

信用卡申請技巧
信用卡,作為一種日常金融工具,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網上購物,還是支付日常開支,信用卡提供了便利、快速的支付方式。然而,如何選擇一張適合自己的信用卡,並且順利申請,卻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大困惑。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信用卡申請的技巧,並分享我自己和身邊親朋好友的經歷,幫助大家在申請信用卡時少走彎路。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慢慢變優秀的路上,其實你早就開始了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
從銀行小白到世界卡邀請戶
回想起來,我當初對信用卡的了解幾乎是零,這不禁讓我感慨萬千。每當聽到朋友討論卡片的回饋和優惠時,我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心裡想著自己怎麼會那麼遜。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也能從銀行的拒絕名單,直接躍升為“世界卡”的邀請戶,這一路的轉變真是太讓人驚訝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這段成長的故事,也許能幫助和我當年一樣的“信用卡小白”們,少走一些彎路。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
是不是刷錯卡了?
每次結帳時刷出信用卡那一刻,很多人都會有個小疑問:這張卡真的有回饋嗎?或者更現實一點的疑問:是不是刷錯卡了?

便宜機票總整理
旅行對我來說,不只是單純的離開家去某個地方。它是一種探索,一次內心的冒險,也是一種和朋友、家人共同度過美好時光的機會。然而,每次計畫旅行的時候,我都會碰到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機票!這是很多人旅行預算中最大的一塊開銷。對我而言,找到便宜機票不僅僅是為了省錢,更是一場獵奇之旅,探索那種在繁忙的機票市場中找到隱藏寶石的成就感。

錢都不知道花去哪了
這句話,幾乎在每個月的月底都會從某些人口中蹦出來。買了一杯看似無害的手搖飲、訂了一張臨時起意的機票、跟朋友聚餐沒注意用卡優惠,一整個月就這樣悄悄超支。生活中其實處處是優惠,只是太多人不知道怎麼找,也沒時間一一去查。很多人明明刷的就是那張有高回饋的卡,卻不知道綁定某平台才能解鎖額外折扣。更別提每年生日該拿的免費蛋糕、生日禮卷,有多少默默被錯過。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首年免年費真的值得辦嗎

在信用卡的世界裡,「首年免年費」幾乎已經是每張新卡的標配。只要看到廣告上那幾個字,總讓人心裡多了一份安心,覺得就算不刷、不用、不喜歡也沒差,反正不用錢。但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首年免年費,就等於這張卡沒風險嗎?經歷過太多「一時貪小便宜,日後大後悔」的故事後,這問題就變得耐人尋味。
信用卡廣告總是吸引人,常見的話術像是「限量首刷禮」、「新戶獨享」、「行李箱免費送」,再加上一句「首年免年費」,整個組合下來,誰不心動?但每張卡背後的條件、規則、陷阱,才是藏在冰山下的部分。有時候表面上省了年費,實際上卻花更多時間在處理帳單、記憶優惠、追蹤門檻,甚至還可能被誤收費用。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