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犬

銀行轉帳優惠

在現代社會中,銀行轉帳早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從網購付款、分攤餐費、支付房租到繳交學費,幾乎每一筆生活支出都可能涉及轉帳。然而,跨行轉帳與提款的手續費若累積起來,對於經常使用銀行服務的人而言,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何善用銀行提供的優惠制度,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也因此,選擇一個適合自己使用習慣的數位帳戶,便成為節省成本與提升理財效率的重要關鍵。

銀行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搶占市場,各家銀行紛紛推出跨行轉帳及提款免手續費優惠。乍看之下,多數人可能會覺得差別不大,但實際深入了解後會發現,這其中的門道頗多。有些帳戶提供的次數高,但可能需要達到一定資產門檻;有些帳戶雖免條件但優惠期限短暫;有的則需完成某些任務才能解鎖免手續費優惠。這些細節若能妥善掌握,將能有效節省每月不必要的支出。

以下是台灣主要銀行數位帳戶的跨行轉帳與提款免手續費優惠整理,幫助您選擇最符合需求的帳戶:

🏦 數位帳戶跨行轉帳與提款免手續費優惠整理

銀行名稱跨行轉帳免費次數/月跨行提款免費次數/月特殊條件或限制
台灣銀行9910無特殊條件,優惠至 2025/12/31
將來銀行665無特殊條件,優惠至 2025/06/30
中華郵政665無特殊條件,優惠至 2025/12/31
LINE Bank最高 30最高 8需完成指定任務,優惠至 2025/06/30
滙豐銀行共 30共 30無特殊條件,優惠至 2025/12/31
渣打銀行共 30共 30須符合優逸理財條件,優惠至 2025/12/31
永豐大戶共 20共 20每月平均資產需達 10 萬元,優惠至 2025/06/30
聯邦 New New Bank1010無特殊條件,優惠至 2025/06/30
第一銀行 iLEO1010無特殊條件,優惠至 2025/12/31
樂天銀行2020須符合 Super VIP 條件,優惠至 2025/04/30
台新 Richart55無特殊條件,優惠至 2025/07/01
遠東 Bankee66無特殊條件,優惠至 2025/12/31
新光 OU33無特殊條件,優惠至 2025/06/30
元大銀行共 99共 99限新戶六個月內,優惠至 2025/09/30

✅ 選擇建議

  • 高頻轉帳用戶:若您每月有大量跨行轉帳需求,建議選擇台灣銀行(99 次)或將來銀行、中華郵政(各 66 次)等提供高次數免手續費的帳戶。
  • 無特殊條件需求:若您希望免除達成特定條件的煩惱,第一銀行 iLEO、遠東 Bankee 等無需額外條件即可享有免手續費優惠的帳戶是不錯的選擇。
  • 新戶優惠:若您是首次開立數位帳戶,元大銀行提供新戶六個月內每月 99 次跨行轉帳與提款免手續費的優惠,適合新戶嘗試。

⚠️ 注意事項

  • 優惠期限:大多數銀行的免手續費優惠都有期限,請留意各銀行公告的優惠截止日期。
  • 條件限制:部分銀行的優惠需達成特定條件,如資產門檻、任務完成等,使用前請詳閱相關規定。
  • 查詢方式:建議定期登入各銀行的行動銀行 APP,查詢剩餘的免手續費次數,避免超出次數而產生費用。

若您希望進一步了解各銀行數位帳戶的活存利率、開戶禮等資訊,或有其他理財相關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以目前市場上主要數位帳戶為例,以下整理各銀行提供的優惠內容,讓使用者能更直觀地比較:

台灣銀行是目前最為大方的選擇之一,提供每月高達99次的跨行轉帳與10次跨行提款免手續費優惠,且無需達成任何條件。這樣的優惠對於需要頻繁轉帳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像有位從事網拍的朋友,因經常需要將款項轉帳給供應商或消費者,自從改用台灣銀行數位帳戶後,每月光是節省下來的轉帳費就有數百元之譜。這樣的節省在長期經營中累積下來,便是一筆實質利潤。

將來銀行與中華郵政亦不遑多讓,同樣提供66次免費跨行轉帳與5次免費跨行提款。這兩家銀行的服務穩定,對於不願意頻繁變更帳戶的用戶來說,是值得考慮的穩定選擇。一位親戚經營小型工作室,當初因為合作對象多半習慣使用郵局帳戶,因此他也順勢選擇了中華郵政。加上免手續費優惠,等於能無痛地應付每月數十筆小額匯款的需求。

另一個近年人氣高漲的選擇是LINE Bank。LINE Bank 的優惠設計較具遊戲性,每月可透過完成任務解鎖最高30次轉帳與8次提款免手續費。這樣的設計對年輕族群而言頗具吸引力,因為多數人每天都在使用LINE,只需簡單完成指定任務,就能享有不錯的優惠。認識一位大學生,為了省下每月繳學費和房租的轉帳費,特別研究如何解任務,甚至還寫了教學筆記分享給同學,成了班上“數位理財小老師”。

滙豐銀行與渣打銀行則以“共30次”免費轉帳與提款優惠吸引目光。兩家銀行的數位帳戶設計偏向高資產族群,其中渣打要求使用者須符合優逸理財的門檻條件,這對一般使用者來說門檻較高。不過對於月薪較高或有穩定投資收入者,若能因此享受更多專屬優惠,則是理財策略之一。有位在外商銀行工作的朋友,便選擇使用渣打帳戶做為薪資入帳專戶,利用免手續費次數管理多個帳戶資金,達成分散風險與掌控流動性的雙重效果。

永豐大戶帳戶在年輕族群中人氣極高,特別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其提供每月20次免費跨行轉帳與提款的優惠,但需每月平均資產達到10萬元。這項條件對於剛開始工作的人來說可能略有挑戰,不過如果有儲蓄習慣或有投資理財安排,達成門檻也非遙不可及。一位大學同學在存下人生第一桶金後,便選擇將部分資產存入永豐帳戶以享優惠,也養成了固定儲蓄的好習慣。

聯邦New New Bank、第一銀行iLEO、遠東Bankee、新光OU等則屬於條件較低、優惠穩定的選項。這些帳戶多半提供每月3至10次不等的免費轉帳與提款,適合一般生活需求。尤其第一銀行iLEO帳戶,幾乎無需達成任何條件,是相當平易近人的入門選擇。有次在聚餐時,一位朋友提到他因為偶爾需幫家中處理轉帳業務而選擇了iLEO帳戶,開戶方便、手續費省事,對長輩來說也是友善的選擇。

樂天銀行與台新Richart則屬於較早推行數位帳戶的先行者。樂天的優惠需達成Super VIP條件,而台新Richart雖僅提供5次免手續費,但其行動介面設計簡潔、客服迅速,也吸引了一批忠實用戶。有一位朋友是理財部落客,她曾分析過Richart的歷年優惠變化,認為雖然手續費優惠不突出,但其整體使用體驗及推廣活動仍具有吸引力,特別適合偏好一站式數位理財平台的使用者。

元大銀行提供的新戶優惠最為搶眼,首六個月每月享有99次免手續費的轉帳與提款額度,對於剛開立帳戶的新用戶而言,無疑是探索各種金融操作的絕佳起點。一位朋友剛畢業進入證券公司工作,開戶時選擇元大,不僅能方便處理投資帳戶資金流動,也在實習期間藉由不需手續費的優惠學會了如何進行帳戶整合與資金管理。

當然,這些優惠都有期限限制,從2025年6月至12月不等,有些更可能會依銀行策略調整而變動。因此,選擇時應確認優惠期限與條件,並定期檢查是否仍符合資格。此外,也需留意各帳戶對於手續費優惠次數的使用方式:有的每筆跨行都會計入,有的則會對金額有所限制,若不熟悉可能會誤以為仍在優惠次數內而產生額外費用。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使用銀行轉帳優惠的過程中,也帶來不少對理財習慣的反思。許多人在開始注意手續費後,才發現自己每月進行的轉帳筆數遠超過預期,有些甚至是可以避免或合併處理的款項。這樣的覺察促使人們更謹慎規劃財務,也讓資金流動更加有節制與方向性。

一位舊同事曾經提到,她在沒注意時,每月因轉帳超出免費次數,多花了三四百元的手續費。這筆錢看似不多,累積一年也超過四千元。後來她改用具備高額免費次數的帳戶,並養成記帳與資金規劃的習慣,還將省下來的錢投入定期定額投資,一年後不但省了錢,還小有獲利。

家庭中的年長者使用數位帳戶則面臨另一層挑戰。不少人對手機操作仍感陌生,也擔心誤觸網路詐騙。有位親戚為了讓年邁母親能方便轉帳給子女,特地陪同她一同開設數位帳戶,並教她如何使用APP中的轉帳功能。初期母親不太習慣,擔心轉錯錢,但在幾次練習後竟也成為小區裡熱心教導他人使用手機銀行的熟齡志工,令人相當感動。

除了節省手續費,數位帳戶還能幫助使用者養成主動理財的習慣。透過設定資金分帳、目標儲蓄、行動提醒等功能,逐步培養理財紀律。銀行帳戶不再只是存錢的地方,更是管理生活的工具。有朋友每月會將薪水分別存入不同帳戶,將轉帳次數善用於“薪水帳戶”與“日常帳戶”間的流動,讓自己花費更有節制。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也有夫妻將免手續費轉帳功能用於家庭財務分工:一人負責支出,一人負責儲蓄,雙方互轉資金時完全不需額外負擔,還能清楚掌握每月餘額。這樣的安排,不僅節省支出,也增進了彼此對家庭財務的透明與信任。

這一切都說明了,看似微不足道的銀行手續費,其實蘊藏著巨大的理財潛力。只要善用各家銀行的優惠政策,搭配良好的規劃與使用習慣,便能將這些原本被忽略的小支出,轉化為儲蓄與投資的資源。

理財從來不是一蹴可幾的事,也不需要依賴複雜的金融操作。從選擇合適的數位帳戶開始,從每一筆轉帳、每一次提款做起,漸漸地,一個更有意識、更有主導權的理財生活便會慢慢成形。而在這條路上,免手續費的轉帳優惠,不僅是實際上的幫助,更是一種提醒──提醒每一位使用者去了解、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金融工具與生活節奏。


頂級卡不是夢,只是你沒看懂遊戲規則
平常生活中,有些花費看似小小的,其實累積起來真的不少。像是路過便利商店,順手拿瓶飲料、買份便當,或者心情好突然想吃個薯條和冰炫風,這些日常的開銷加總起來,不知不覺也能讓荷包悄悄縮水。不過,發現一個小訣竅之後,這些日常消費反而變成了一種「自動存錢」的快感。方法很簡單,就是——刷對信用卡。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以前總覺得信用卡只是繳大筆金額時才需要的工具,像是買機票、繳保費、訂旅館,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日常小額消費才是真正的積分來源。尤其是超商和速食店這種幾乎每週都會光顧的地方,如果每次結帳都能刷卡回饋,那一年下來省下來的錢其實很有感。
身邊有個朋友很妙,他每次去麥當勞都會特地問店員:「請問刷卡有回饋嗎?」起初大家都覺得他有點誇張,後來他曬出自己的信用卡帳單回饋明細,大家才發現他的冰炫風其實「快變免費的了」。他選的卡有指定速食通路加碼回饋,連早餐的豬肉滿福堡加一杯熱奶茶都能累積現金回饋。有時候看到他一臉開心地說:「我這個月吃了五次麥當勞,回饋快破百!」還真讓人羨慕。 最重要的就是選對卡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
壽星專屬優惠整理,涵蓋餐廳、飲料、甜點、連鎖品牌等多項優惠,幫助您在生日當月享受各種優惠。

銀行換匯優惠資訊
銀行的換匯優惠大致可分為幾種:匯率折讓、手續費減免、數位帳戶專屬優惠、特定時段加碼活動、結合外幣帳戶與金融商品的複合式獎勵方案等。每一種優惠形式看似差距不大,但若搭配妥當、掌握時機,實際換匯成本可以差距達到千元甚至上萬元,這並非誇張,而是真實發生在生活中的例子。

信用卡申請技巧
信用卡,作為一種日常金融工具,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網上購物,還是支付日常開支,信用卡提供了便利、快速的支付方式。然而,如何選擇一張適合自己的信用卡,並且順利申請,卻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大困惑。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信用卡申請的技巧,並分享我自己和身邊親朋好友的經歷,幫助大家在申請信用卡時少走彎路。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慢慢變優秀的路上,其實你早就開始了

當我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那時,我只知道自己有穩定的收入,但從未查詢過自己的信用分數。結果,我在申請某張高端信用卡時被拒絕了,理由是我的信用分數不足。這讓我非常懊惱,因為我當時並不清楚信用評分的影響力有多大。隨後,我開始定期查閱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一些小錯誤,經過修正後,分數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了解自己信用狀況的第一步,就是向當地的信用評分機構或銀行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會顯示你的信用歷史,包括信用卡還款紀錄、貸款情況等。一般來說,70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會讓你更容易申請到信用卡。

看整篇文章
從銀行小白到世界卡邀請戶
回想起來,我當初對信用卡的了解幾乎是零,這不禁讓我感慨萬千。每當聽到朋友討論卡片的回饋和優惠時,我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心裡想著自己怎麼會那麼遜。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也能從銀行的拒絕名單,直接躍升為“世界卡”的邀請戶,這一路的轉變真是太讓人驚訝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這段成長的故事,也許能幫助和我當年一樣的“信用卡小白”們,少走一些彎路。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對於信用卡,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覺得這些卡片好像只適合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像我這樣的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應該和信用卡保持點距離。其實,那時候的我對於信用卡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用、欠錢的工具”這一層次,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信用卡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世界。

看整篇文章
是不是刷錯卡了?
每次結帳時刷出信用卡那一刻,很多人都會有個小疑問:這張卡真的有回饋嗎?或者更現實一點的疑問:是不是刷錯卡了?

便宜機票總整理
旅行對我來說,不只是單純的離開家去某個地方。它是一種探索,一次內心的冒險,也是一種和朋友、家人共同度過美好時光的機會。然而,每次計畫旅行的時候,我都會碰到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機票!這是很多人旅行預算中最大的一塊開銷。對我而言,找到便宜機票不僅僅是為了省錢,更是一場獵奇之旅,探索那種在繁忙的機票市場中找到隱藏寶石的成就感。

錢都不知道花去哪了
這句話,幾乎在每個月的月底都會從某些人口中蹦出來。買了一杯看似無害的手搖飲、訂了一張臨時起意的機票、跟朋友聚餐沒注意用卡優惠,一整個月就這樣悄悄超支。生活中其實處處是優惠,只是太多人不知道怎麼找,也沒時間一一去查。很多人明明刷的就是那張有高回饋的卡,卻不知道綁定某平台才能解鎖額外折扣。更別提每年生日該拿的免費蛋糕、生日禮卷,有多少默默被錯過。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首年免年費真的值得辦嗎

在信用卡的世界裡,「首年免年費」幾乎已經是每張新卡的標配。只要看到廣告上那幾個字,總讓人心裡多了一份安心,覺得就算不刷、不用、不喜歡也沒差,反正不用錢。但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首年免年費,就等於這張卡沒風險嗎?經歷過太多「一時貪小便宜,日後大後悔」的故事後,這問題就變得耐人尋味。
信用卡廣告總是吸引人,常見的話術像是「限量首刷禮」、「新戶獨享」、「行李箱免費送」,再加上一句「首年免年費」,整個組合下來,誰不心動?但每張卡背後的條件、規則、陷阱,才是藏在冰山下的部分。有時候表面上省了年費,實際上卻花更多時間在處理帳單、記憶優惠、追蹤門檻,甚至還可能被誤收費用。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