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當音樂製作人?這些免費AI工具真的好扯!
還在煩惱自己五音不全,卻又夢想有一天能做出一首屬於自己的歌嗎?現在不用再等樂團、也不用拜託朋友幫忙編曲,AI 已經變成最強大的音樂小幫手,從旋律、歌詞到混音通通幫你包辦。
老實說,我以前完全沒想過自己會對「音樂創作」這件事情這麼著迷。因為我就是那種國小音樂課只會敲三角鐵、國中合唱比賽被老師叫嘴巴張大但不要出聲的人。朋友都笑我五音不全,我自己也覺得沒什麼好反駁的,因為唱 KTV 永遠都是被嫌棄搶拍的人。但偏偏我心裡又有一個很中二的小夢想:如果有一天能有一首「屬於自己」的歌,那應該很酷吧?
結果沒想到,AI 出現之後,這個夢想突然變得超級可行。以前覺得要學樂器、要買錄音設備、要懂編曲軟體,現在只要打一串文字 prompt,AI 就能自動幫你生成旋律、歌詞、甚至還有人聲唱出來。那種感覺就像「哇靠,這也太作弊了吧!」但內心又忍不住超興奮。
我第一次認真接觸的工具是 Soundraw。那時候我正在剪一支旅行 vlog,本來想找一首有點 chill 的背景音樂,結果在 YouTube 免費音樂庫找了兩天都不滿意。後來朋友跟我說:「你幹嘛不用 AI?Soundraw 超快的。」我半信半疑去試,結果輸入「海邊、夕陽、輕快」這幾個關鍵字,它居然在一分鐘內就幫我生出好幾首。更猛的是,它還能下載分軌,我還可以自己把鼓聲加強,讓影片更有節奏感。當下我就覺得,這根本是拯救剪片人的神器。
而且最爽的是,觀眾完全聽不出來那是 AI 做的。影片上架之後,底下留言有人問「音樂在哪裡找的,好有氛圍」。我當下超想回「這是我跟 AI 一起創作的啦哈哈」,但還是默默地把這個小秘密藏起來,心裡偷偷爽了一波。
後來我開始玩 AIVA。這個就更偏專業,它不只是生成一首歌,還能讓你設定風格、上傳 MIDI,甚至生成整段配樂。很多人用它做電影配樂或遊戲 BGM,我就試著讓它做一首鋼琴曲。結果聽到的那一刻,我雞皮疙瘩直接起來,因為那種氛圍感完全不是「隨便亂拼的機器音樂」,而是真的像某個鋼琴家在深夜裡彈奏的作品。
我還把那首鋼琴曲拿給朋友聽,故意說是我朋友的創作。結果他居然很認真地點頭說「這個人感覺很有靈魂耶」。我心裡大笑三聲,但還是故作鎮定,心想「原來 AI 也能被誤會成有靈魂」。
當然我最愛的還是能唱歌的 AI。像 Suno AI 跟 Udio,它們不只是給你伴奏,還會直接幫你把歌詞唱出來。第一次試的時候我輸入「台北捷運」,結果 AI 幫我寫了一首「擁擠的車廂裡,夢想在移動」,旋律還超級洗腦。我整天在公司走來走去腦袋都是那一句,最後還害同事跟著哼,完全變成公司限定的魔性廣告曲。
另外一次我在 Udio 上試著輸入「告白、夏天、校園」,它居然幫我生成了一首超像動漫片頭曲的歌。聽起來完全有那種「青春閃光」的感覺,我邊聽邊覺得「靠,這要是大學時候有,我一定會假裝這首歌是我寫的,拿來告白一定超中二」。
我覺得最厲害的是 Eleven Music。這是 ElevenLabs 做的,他們之前就是 AI 聲音合成的王者,現在直接跨到音樂。它不只幫你編曲,還能幫你寫歌詞、唱歌、混音,整個流程全部一條龍。更安心的是,他們有跟音樂公司合作授權,所以用在商業上比較不怕被告。
我有個朋友是做廣告的,他就直接用 Eleven Music 幫客戶生了一首廣告歌。重點是價格超省,原本請人寫歌動不動幾十萬,現在 AI 一次就搞定。客戶聽完還誇說「這首歌很符合品牌形象」,朋友心裡偷笑到不行。當然,他最後還是有再人工調整一些細節,不過效率整整提升好幾倍。
其實很多音樂人一開始都很排斥 AI,覺得這東西會搶飯碗。我身邊有個吉他老師朋友,一開始就是這種態度。他看到我用 AI 做歌,還翻白眼說「這哪算創作」。可是沒過多久,他自己偷偷跑去玩 AIVA,然後發現 AI 幫他快速做出雛形,他再加吉他 solo,就能更快完成一首作品。後來他甚至接了幾個案子,乾脆明說自己是「跟 AI 合作的音樂人」。我只能說,打臉來得很快。
我還有一次比較「失敗」的經驗。那時候我想做一首饒舌歌,輸入了一些很中二的詞,結果 AI 唱出來完全是「尷尬中年饒舌」。聽起來不像 hiphop,反而像某個叔叔在家庭聚會硬要 freestlye。雖然效果完全不如預期,但也算是製造了不少笑點,朋友聽到都快笑瘋。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其實 AI 也不是萬能的,它有時候真的會產出很奇葩的東西。
這些經驗讓我慢慢覺得,AI 音樂工具的價值不只是「快」,而是它把音樂創作的門檻降到超低。以前要會樂器、懂編曲軟體,還要有時間去練習。但現在你可能只是上班族、學生,甚至完全沒學過樂器,只要有靈感或想法,就能讓 AI 幫你完成。
我覺得這超適合用在一些小確幸場合。比如你生日的時候,送朋友一首「專屬 AI 歌曲」,比起傳一個「生日快樂」的貼圖,絕對更有誠意。或者情人節,你用 AI 幫忙寫一首歌,對方聽到一定會嚇到。雖然心裡可能會覺得「這真的不是你自己寫的吧」,但至少會感受到你的心意。
有時候我也會幻想,未來可能會有「AI 樂團比賽」。每個人只要帶一台筆電,就能組成樂團,AI 幫你彈吉他、打鼓、唱歌,你只需要當總指揮。到時候可能會出現一堆「一人樂團」,甚至紅到出專輯。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誇張,但以現在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不會太遠。
另外一個很好玩的地方是,你可以用 AI 做很多惡搞的東西。我有一次就用 Suno 做了一首「加班之歌」,歌詞全是「老闆別逼我、工時太長了」。結果居然有點 emo 搖滾的感覺,聽完還有人說「這可以當工會主題曲」。後來我們部門聚餐的時候還播出來,大家笑到差點噴飯。
說到這裡,其實我最喜歡 AI 音樂工具帶來的,不是「專業」,而是那種「隨時隨地都能創作」的自由感。就算我五音不全,AI 也能把我腦袋裡的旋律翻譯成真實的聲音。這種「想法變現實」的感覺,真的超級爽。
我慢慢發現,AI 音樂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剪片配樂、送朋友驚喜,還是單純自娛自樂,它都讓我更有創意。最重要的是,它讓我覺得「音樂不是高不可攀的東西」,而是人人都能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