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優惠犬

刷卡不是罪,是日常求生術

刷卡不是罪,是日常求生術

我不是敗家,只是活著

你有沒有那種感覺?明明只是想喝杯手搖、買個便當、搭個捷運,結果手一滑…錢就不見了。喔不,是卡被逼出來了。我們的錢包,早就不是裝錢的地方,而是裝卡的戰場。信用卡、金融卡、會員卡、點數卡…你走進便利商店,還沒挑完零食,腦袋已經在比「這張有回饋嗎?」還是「那張今天有活動?」

歡迎來到我們這個世代最真實的日常小劇場:刷卡人生。

一場在便利商店上演的心理劇

某天晚上肚子餓,我就去巷口小7晃一下。很簡單的任務:泡麵+茶葉蛋+兩瓶氣泡水,這樣而已。結果走到櫃台前,我突然開始猶豫:
「今天是禮拜幾?禮拜三!欸禮拜三用OO卡有10%回饋!」
然後我又想:「可是用那張OO卡會被我媽看到帳單…不行不行,換OO卡好了,雖然只有5%,但比較安全。」

這段猶豫不決,收銀員都看我兩眼了,後面還排了一個阿伯,他大概在想「現在年輕人買泡麵還要搞這麼複雜喔?」

我那一刻真的有一種「為什麼買泡麵要像在選股票」的崩潰感。結果我最後刷了某張卡,回到家後才發現我搞錯日期,今天根本沒有回饋……氣到差點把泡麵丟出去。

刷卡不只是刷卡,是一種心情管理

我朋友小芸更狂。她刷卡的時候,會順便算命。她說:「我今天覺得用OO卡比較有好運感。」
我:「蛤?你怎麼知道?」
她說:「因為它是藍色的,看起來比較涼爽,我今天心情很煩。」

……所以妳的卡不是看優惠,是看心情配色?

但說真的,有時候我們也會這樣不是嗎?有些卡我們拿出來會有「啊我真的是有在精打細算」的感覺;有些卡拿出來會覺得「老娘賺錢就是要犒賞自己」,然後默默地刷了一件根本穿不出去的衣服。

刷卡其實不是一種花錢,而是一種情緒釋放(然後月底再情緒崩潰)。

刷卡搭配劇情,自編自導自己演

我有一次去百貨公司,是陪朋友逛街,本來說好「我只是來陪妳喔我不會買東西」這種老套劇情,結果走到某個專櫃時,服務人員給我試了一瓶香水,我聞到的那一刻,突然感覺自己就是巴黎街頭那個什麼都不缺、只缺一瓶香水的女子。

我:「這瓶多少?」
櫃姐:「特價只要三千八喔~」
我心裡:「哇靠…我連晚餐都還沒吃耶…」
然後下一秒,我刷了。

朋友看著我整個傻眼:「你不是說你不買?」
我:「這不能算買,這是投資,我要成為有味道的女人。」

然後我那瓶香水回家之後就被我放進抽屜,直到現在都還有八成滿…味道變得有點像除濕包。

刷卡,也是一種社交儀式

你知道嗎?有時候刷卡根本不是因為需要,而是因為大家都在買。像我跟大學同學聚餐,每次都會有人突然說:「欸這家店今天OO卡有買一送一喔!」然後我們整桌就像中邪一樣,全部人開始狂翻錢包找那張卡,有的還當場辦一張,真的瘋。

有次我甚至因為沒帶那張卡,被朋友笑:「天啊妳也太不上道了吧?」我差點覺得自己社會性死亡。

你以為刷卡只是刷?No,那是一次友誼的試煉,一張卡搞不好救了你的人際關係。

信用卡養成遊戲,你我都在練功

現在信用卡哪只是一張卡?那根本是 RPG 遊戲。有里程的、有回饋的、有現金點數的,還有神秘彩蛋卡只在特定時段發光。朋友之間交換的話題變成:「欸我發現用那張卡搭配某電商平台折扣,然後加上點數回饋再疊新戶優惠…」

我聽完只覺得:「妳到底是怎樣活到這麼精算的?」

有一次我被朋友安利了一張卡,我辦下去後開始一週挑戰任務:每天刷100元、某天要去指定超商、某週五要加油滿500…。我都懷疑我在參加什麼團體活動,還會打卡上傳,大家互相鼓勵說:「你今天刷了嗎?」

那些不小心刷爆的回憶

你是不是也有過「我真的只是要買個東西,結果一整套都買了」的時候?

有一年冬天我只是想買件圍巾,結果因為那家店櫃姐太會講,她說:「這件大衣配這條圍巾超好看耶~如果妳今天一起帶的話我幫妳打85折喔~」
我心想:「85折不買是不是很虧?」
然後我出了店門口的時候,手上提著一件我根本穿不進公司的厚大衣、一條一條也沒比較便宜的圍巾,還多了一張「VIP會員卡」。

月初刷,月底哭。這已經是我們這一代的標配。

刷卡的愛與恨,永遠都在交織

有時候我真的會問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刷這麼多?」
然後我回想每一次刷卡的時刻,其實都不是因為不理性,而是因為「我想要讓生活好一點」。

是啊,有時候你很累很煩,買個蛋糕、點杯咖啡、訂一張按摩券,就是想要告訴自己:「我值得」。雖然卡費會提醒你「妳可能太值得了」,但那一瞬間你是真的快樂的。

刷卡就像戀愛一樣,讓人上癮、讓人後悔,但也有點甜。

跟卡片相處的哲學

我現在對自己比較寬容了,不再像以前一樣一直罵自己「不會省錢」、「又亂花錢」,因為我知道,與其每次都後悔,不如在刷下去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 我真的需要嗎?
  2. 這個花費會讓我快樂超過一天嗎?
  3. 這次的回饋是不是自己幻想出來的?

如果三題有兩題答不出來,那就收卡。反正下次還會再遇到一樣的情境。

後來我發現,其實大家都一樣

跟朋友聊刷卡的事,每個人都會說:「啊~我也是欸!」
我們都不是沒錢,只是想要過得更有品質。
我們都不是不會省,只是太懂得怎麼犒賞自己。
我們都不是敗家,只是太努力在撐一個還不夠富裕的自己。

所以,下次當你又在櫃台前猶豫要刷哪張卡時,記得一件事:你不是孤單的,因為我們全台灣可能有一半人,也正站在另一個櫃台前,演著一模一樣的戲碼。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10-03 要更新請點這裡